APP下载

OECD—FAO世界农业展望的方法与技术

2015-10-29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报告农产品政策

自2005年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开展农业展望活动,每年举行1次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并发布《世界农业展望报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展望方法和技术体系。

《世界农业展望报告》的形成过程

《世界农业展望报告》的形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开展展望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为撰写好每年的展望报告,OECD向成员国发放包括农业生产、市场供需及政策措施和未来商品市场发展状况等内容的问卷;FAO就未来农产品市场可能的发展趋势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主要经济组织和力量及内部的分品种商品专家征求意见。二是开展展望预测研究。OECD和FAO展望专家依靠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先进的展望模型,展望未来10年每一年度的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库存、贸易等供需形势,并经多轮专家会商确定。三是发布《世界农业展望报告》。一般在每年6月26-27日于罗马召开的世界农业展望大会上,发布未来10年展望报告。

具有强大的数据支撑

对未来10年农业的展望,是一个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的过程。《世界农业展望报告》主要具有以下数据支撑:

(一)针对展望的调查数据。包括OECD调查获得的生产数据、供给数据、需求数据、预测数据;FAO咨询的农产品分品种发展趋势数据、作物长势数据、气候变化数据、价格波动数据、政策影响数据等。

(二)已有的统计数据。FAO的统计数据库(FAOSTAT)是世界上最权威、最完备、最系统的农业信息监测数据库,主要包括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单产、产量、库存、进口、出口、消费、价格和成本等数据;畜产品的牲畜存栏量、肉产量、国内总产量、肉制品/乳制品库存变化量、活畜进口、活畜出口、食用消费量、价格和成本等数据。

(三)其他数据资源。在世界农业展望活动中,OECD和FAO加强了与欧盟、世界银行、美国农业部及国际性研究机构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强化农业生产、市场、贸易等数据资源共享。报告中的宏观经济指标和政策指标主要来源为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预测结果,人口数据则来自联合国人口展望数据库。

独具特色的展望模型

为做好展望预测工作,OECD和FAO运用动态回归和局部均衡理论,联合研发了独具特色的AGLINK-COSIMO模型。该模型系统涵盖50多个国家(地区)模型,总计约23000个方程,对粮食、肉类、奶类、禽蛋、水产品及生物燃料等20多类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消费、价格和贸易等市场情况进行中长期(10年)基期预测和展望,并模拟、分析各种政策或其他外部冲击对各国及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该模型功能效果方面有三大特点。一是充分考虑联动效应。该模型能够体现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宏观经济的联动性,能够体现世界各国区域间农产品市场的联动性,能够体现农产品分品种间的联动性。二是充分考虑各种政策效应。该模型能够模拟并评价宏观经济政策、农业生产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等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三是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只有兼顾未来10年资源、人口、科技、经济、社会等各种不确定性,才能保证预测展望的科学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猜你喜欢

报告农产品政策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政策
政策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助企政策
政策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