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秋好读写

2015-10-27张德华

参花(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读读书钟情德华

◎张德华

凉秋好读写

◎张德华

盛夏七月,浅秋八月,不知是炎热的烦躁,还是琐事的忙碌,整整两月时间,未在空间留存一个文字。对于一个喜爱摆文弄字的人来说,一块钟情热爱的屏地,让它空留荒芜,那种缺失和难过只有自己才清楚。

说自己爱好文字,也没有天天捧书品读,只是稍有闲暇,喜欢打开常去的文学网站看看。这一看就被文章所吸引,被作者那些寄情于山水的情趣,依恋于人事的感悟,深深包围和感染着不愿离开。

曾经听一个称得上是作家,基本上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时调侃:有人说现在是写书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

打开文学网站,进入文章阅读,那些每天更新的文章,浏览的次数不断增加,这充分说明还是有人喜欢阅读的。认为现在写书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少了,也是一种没有真正了解和走进文字的人。时下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娱乐消遣,花样繁多,能静下心来读读书的人,或许仅是相对于上世纪而言,爱读书人的总量有可能减少罢了。

记得有一天,路过一个用白铁皮做热水桶等器具的五金店,店里面传来敲打切割铁皮的声音。店门口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年妇女,穿着旧工作服,戴着变黑的手套,仰坐在一把歪起的藤椅上,趁没有人问买的间隙,拿着一本什么杂志在专心致志地看。我驻足凝视了一会儿,感叹这样的情景太难看到了。可能有人会不屑一顾,但这个女人思想的宁静和精神的富有,也许是那些穿金戴银的肤浅女人不能企及的。

静下心来读读书,与文字结缘相恋,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即使身居斗室,也可饱览大山的高远、森林的葱郁、草原的辽阔、大漠的浩瀚;即使万籁俱寂,也可聆听大海的涛声、百鸟的欢歌、草虫的吟唱、溪水的潺流;即使活在当下,也可知晓远古的洪荒、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足迹、未来的预测;即使混沌盲昧,也可辨识人性的善恶,事物的美丑、做人的稂莠、做事的取舍。

静下心来读读书,读一篇好文章,是一种绝美的享受。徜徉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唯美的文字和辞藻映入眼帘,像甘露一样清心润肺,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文章中如泣如诉的情节,像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样而浮想联翩;通篇阅完回味无穷无尽。像在清泉沐浴一样,身心都得到洗涤与净化。真可谓读书,就是读人读事,也是读自己,人生在读中长大,在读后成熟。

由于自幼喜欢读文学作品,也曾有个当作家的梦。青年当兵时,阅读过一些作家关于文学创作的笔谈,还用每月只有八块钱的微薄津贴,报名参加过一家文学刊物的创作函授。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也许就是自幼的爱阅读,特别欣赏别人的美文,铸就了与文字为伴的不解之缘。只要一有感触,就有一种写字成章的冲动。数十年过去,中年前忙碌于职场,没有这个精力坐下来,中年过后才稍有闲暇静下心来,在钟情热爱的土地上,撒播自己爱好的种子。

年过半百人生,看淡世间烟云,有时有很想写的念头,却又自暴自弃,不能矢志不渝,终没有如愿以偿。但这种对文字的爱好,永远没有泯灭。哪怕写下的是不值一读的拙作,也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像是土地上的作物,哪怕长势再不好,也是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果,只有精心耕耘期待取得好的收成。不求文章感人至深,只愿是自己心灵的慰藉。

时值秋天,秋凉好读书,秋夜好写文。有人说,只要是自己的爱好就不放弃。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去阅读;在写作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去写作,我想这正是人生秋天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 武原竹)

猜你喜欢

读读书钟情德华
拔杂草
韩国人钟情体育健身运动
读书种菜乐养老
来信
微信客:当诗文遇上警察
钟情心理学
听点古典音乐
安进钟情节能减排
二则(二)
一念钟情,千里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