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影里的参花情

2015-10-27王淑梅

参花(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参花华瑞笔会

◎王淑梅

光影里的参花情

◎王淑梅

伴着朝晖与晨露,我从梦中醒来。很久没坐火车了,卧铺车厢里的气氛,于收拾行装准备下车的动作中活跃起来。

临下车,顾老师朝我做了个鬼脸,一伸大拇哥,还没忘记调侃我:硬坐呵!

不是补了卧铺吗,怎么还硬座?心里这么想着,再看看顾老师一脸的嬉笑,知道自己又中招了。其实顾老师说的是没票也硬坐,身边的同行者都笑了。连我也嘲笑自己的粗心大意,竟连身份证都忘了带,害得我到了火车站却取不出事先预订的车票,亏得同行人多,替我打马虎眼,我才从检票口脱身顺利逃上了车,正是这一小插曲,换来一路不少的笑声。

长春至珲春没有直达火车,长珲高铁工程虽已完工,却还末正式通车,据悉十月份能开通。此行随参花杂志社编辑部十二人在图们站下车后,搭乘一辆面的前往目的地。路边风景随风而过,一条江水忽隐忽现穿越在视野里,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于晨雾中,隔江不远处还时而看得见几处朝鲜的民居。面的行驶了近一个半小时,六点三十分,我们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珲春市华瑞参业集团《全国人参文化笔会暨三国边境探秘之旅》笔会现场。

利用早餐前的短暂空闲,我独自来到华瑞参业的一楼大厅,观赏了人参系列产品展示平台,还有廊柱、墙面上的书画作品。随后信步来到办公大楼外,呼吸着久违的清新空气,精神为之大振。寻迹望见集团大门右侧百米外十字路口处高大醒目的龙门标志,臆想着设计此标志的寓意,不由心生感慨。

宽敞的大街水洗一样干净,让人屏息凝神的寂静里透着缕缕参香诗意。偶有车辆来往,才给早晨的序曲添加了动感的音符。路边公交站点的木制亭台很有特色,像一道风景吸引着我的视线,手中的相机不停记录着眼到之处的景致。

笔会现场定在四楼会议室,《参花》主编徐文的开场白将大家引入了探讨人参文化之旅的精神秘境,省作协副主席张顺富对《参花》携手华瑞参业的边境之行做了精彩的演说,影视编剧、故事大王顾文显老师针对人参文化与民间传说,用故事家的语言,风趣幽默地阐述了他的创作理念,由衷地表达了他热爱生活的激情。最激动人心的当然是东道主呵,华瑞参业集团创始人金立华董事长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自我展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谱写而成的今日辉煌,以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娓娓道出了铸就人参事业里程碑的艰辛。他那伟岸的身躯,爽朗的笑声,动人的手势,真诚的眼神,都让你对这个没有一点傲慢的企业家心生敬佩。

说起人参文化,总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意犹未尽的金总亲自带队,驱动九部大小车辆,满载参加笔会的三十多位新老朋友,浩浩荡荡开往二十公里外中俄边境华瑞参业集团林下参基地,以体验生活、探秘寻宝采挖山参之乐趣,来激发作家们的创作热情。大家身着配发的迷彩服,下车后又于蜿蜒崎岖的林中山路前行二三里地,一路说着笑着喊着就到了一处盖有简易工棚的休息场所。看着老山把头庄严地拿出随身携带的百年公主白酒和水果及大白馒头,摆在离地面三十公分左右以几根长条细木头搭起的案板上,哦,这是要跪拜山神吗?早些年前听说的“跑山人进山要先敬山神”,原来是祈愿平安,保佑挖参人平安而归呵,想不到此行竟然难得一遇地参加了祭拜仪式,让我有了一次参悟山神福祉的禅意之机。

随后,徐文主编一声响亮的“棒槌”,分成三个小组的采参队伍呼啦啦地拉开了寻宝挖参的序幕。一会儿这边传来“我挖着人参了”,一会儿那边也传来“我也挖到人参了,还是一窝四棵五品叶的呢”。顾老师更逗乐,六十多岁的人了,挖到人参时那个兰花指捏着一株人参、满眼真诚惬意面带笑容的表情太经典了,活脱脱一个老顽童!同组成员见我两手空空一脸同情,朝我一挥手:“快过来,这里有两棵!”我也像个孩子见了糖块似的一猫腰窜过去,辨认了一下参叶参花后就伸手扒拉起来,引得同伴哈哈大笑说,慢点慢点,扒拉掉了人参脑袋就挖不着人参了。听这一说我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这么大个人也太孩子气了吧。于是换了个姿势,学着别人的模样,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清理好人参茎叶周边的杂草树枝,再一点一点地用小树干扒拉黑湿的泥土,看着娇若婴儿般的白净人参展露眼前,再小心仔细地将它从土里像提着心肝一样慢慢地提起捧到眼皮下,唔,那种心底涌出的喜悦霎时真的是无以言表。用一句话形容也许就是:孩子是自己的好。这棵人参虽然小了点,可它像自己初生的孩子一样,喜欢得不得了。有了这个小经验,我的眼神就紧盯着地面了,希望再发现几个有生命力的“人参娃娃”。还算幸运,伴着同组人员的阵阵欢呼声,我一鼓作气发现了两处四品叶的山参,我不想独享果实呵,可一转身,人都哪去了?光听声音见不着人了。怕自己被丢下,便大着嗓门喊叫了几声,果然心里不害怕了,料想同伴离得不远,就果断利落地采挖着,然后捧在胸前寻找同伴去了。

跟着大家一起欢笑着,十分过瘾地穿行于密林中,不时还发现身边的树木上“有老虎出没”的警示牌,难道真有老虎出没吗?这么想着,耳边就有人喊着“有老虎”,待你猛抬头,又一声“出没”,哈哈,逗你玩呢。

徜徉在这深山老林里,感觉太爽了,一流的天然氧吧呵!忽然不远处又传来欢快的喊叫声:“快,快来看哪,金总发现六品叶的人参啦!”六品叶人参?那得长多少年?那得长多大啊?三步并二步地来到已围成一小圈的人堆前,就见金总笑呵呵地站在一棵水冬瓜树前,正与大家分享喜悦心情呢。不用说,凭经验与眼力,发现这么大棵的宝贝的确不容易。单看那细而硬朗的参茎上顶着的一大团明珠般绿色的晶莹参花,就可想象秋来转红如新嫁娘美丽妆颜的花冠,该会是怎样的魅力无穷呵!说笑间,山把头大哥已用红绸带将山参圈出一块空地,以期待的眼神征求金总的意见:“挖,还是不挖?”金总边讲着这棵山参能在水冬瓜树下长这么大多么不易,边对大家心疼地感叹它不是采挖的最佳时机而一脸怜惜,只是大家天南海北的相聚于此已是不易,不可能再来一次秋天的盛会呀。为了让大家见识一下真正采挖这棵大山参的功夫,金总带着真诚的笑意说要等张顺富副主席亲自剪彩再动手开挖。谁知张副主席和徐主编一组人不知走到哪条山路上了,于是大家齐声高呼“张主席,徐主编”,无奈喊了好半天也没有回音,连导游的高音喇叭都用上了也没有动静,手机又无信号处于关机状态。直到手机联系上,听声音估计也在百米开外。看着一圈子人一张张期盼的脸,听着一声声“挖吧挖吧,看看到底长多大”,金总便果断地一声令下,老山把头和同行拿起工具屏息静气动作娴熟地开挖,诗人作家们也屏气凝神地观望,手机相机的拍照声不停地咔嚓着,可惜我的相机手机都太不给力,竟在此刻同时没了电,侥幸用手机仅剩的一点弱电拍了二十余张照片!当这棵生长了近二十年的大号山参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欢呼雀跃声响彻了山谷,伴着不同此前的胜利欢笑,挖到人参的朋友都用把头大哥带来的红绸带,系好自己采挖的宝贝,或捧在胸前或高举在头顶,以一种特殊的精彩庆贺这一“胜利果实”。一路高歌“打道回府”时,金总将这个不同寻常的宝贝交给“回到组织”的张主席手里,听徐主编说着如何掉队又怎样循声而归的惊险片断,不知不觉走出了山林,于林下参基地山顶停车处拍完合影,又一路驱车来到了珲春市东方生态第一村,体验“人民公社”大锅饭大铺炕的社员生活。

晚饭后的篝火晚会,设在生态村村委会大院内,由延边金达莱歌舞团与华瑞参业艺术团合作演出的精彩歌舞,将人们带入一个星光灿烂的参花世界。甜美的歌声,动人的小品和舞蹈,表达不尽边陲艺术家对生活的无限真情。在这份浓浓的山乡夜色晚会里,感受那久违的淳朴,思绪仿佛随着音乐荡漾起来。恍惚中侥幸于饭前给相机补充了电,得以拍下这一组组精彩歌舞。噼里啪啦的篝火也来助兴,燃起满天星斗的激情,携一份大自然的福音,于晚会意犹未尽之境,陪伴我们进入山乡的美好梦境……

次日,伴着晨光,防川“一眼望三国”边境游启程了。当徐主编在车上宣布了华瑞参业金总为大家“边境三国之行,看中俄边界土字碑,看中朝边界一衣带水的山清水秀之美景”全权买单的消息时,感激的声浪胜过发现山参、采挖山参时兴高采烈的频率,来自各地的诗人作家们说起了段子,讲起了故事,唱起了歌。山东作家姜泽华更是豪迈地唱起了“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每一段故事都有难忘的笑点,每一首歌曲都有时代的痕迹,每个人的内心仿佛都有诗意流淌……

珲春之行,因《参花》而有约,因笔会而生情。情之所系人参文化的五千年寻根之旅,集药膳滋补、健体养颜于诗词歌赋中,美誉于中华大地。情之所动于以人参的传奇故事中体现着热爱生活的人们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创业精神。

我以影像的方式,记录着笔会现场内外的一幕幕情景,于光圈快门中寻找一份不同寻常的参花情。虽然摄影水平非一流,但记录不同场景的影像,也是我生活的快乐情愫。想来与光影结缘,是我学童时期就有的梦想,时光荏苒,三十年后才真正旧梦重拾,让我以诗文入书画之时,得以藏奇石赏美玉演绎平淡的生活,更以光影艺术伴我行万里路以阅世间沧桑繁华,我还有多少心里话,能以这影像的方式表达呢……

(责任编辑 薛雨)

猜你喜欢

参花华瑞笔会
少年笔会
金秋笔会
金秋笔会
华瑞之歌
金秋笔会
白山松水润参花
——写在《参花》创刊60周年之际
参花杂志社新春寄语
——暨贺创刊60周年
看似荒谬而实则正确的等式
My House
参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