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10-27刘艳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褥疮高龄股骨

刘艳红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300)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刘艳红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300)

目的 探讨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骨折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设为C1组(观察组49例)与C2组(对照组49例)。C1组: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C2组:常规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在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消极情绪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 C1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例;泌尿系感染的患者1例;褥疮的患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2%;C2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例;泌尿系感染的患者2例;褥疮的患者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C1组少于C2组骨折患者明显(P<0.05);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C1组骨折患者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 对于高龄患者,临床进行手术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于围手术期存在较大概率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有效措施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将患者临床手术成功率提高,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成功凸显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人们的社会活动逐渐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多。对于系列高龄患者,临床存在较大概率合并出现相关的慢性疾病,从而对术后护理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针对性对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最终临床获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9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骨折患者随机分为C1组与C2组。在C1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76~8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9.9±1.5)岁;患者选择内固定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DHS、DCS。诸多患者于临床中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相关疾病。其中,高血压的患者13例,糖尿病的患者7例,冠心病的患者6例,脑血管病的患者5例,肾功能不全患者6例,合并表现为2个系统疾病患者12例。在C2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77~9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0.2±1.7)岁;患者选择内固定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DHS、DCS。诸多患者于临床都患有程度有所不同的相关疾病。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患者12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6例,冠心病的患者7例,脑血管病的患者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7例,合并表现为2个系统疾病患者11例。C1组与C2组骨折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患有疾病类型方面,存在均衡性(P>0.05)。

1.2方法:针对C1组与C2组骨折患者,均对其实施常规护理。首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对患者准备相关急救药品以及所用物品等,按照常规对患者实施氧气吸入等。对患者临床生命体征以及患者伤口出血等进行详细观察,避免完成手术后出现出血性休克现象。对患者进行疾病有关知识的讲解,消除患者内心的诸多疑虑,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2-3]。针对C1组骨折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最终比较两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1.3评价方法:在本次对比研究过程中,针对两组骨折患者的消极心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主要选择模糊数字评分法进行评定。评价分数为0~10分。针对两组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得分为0分表示消极情绪缓解程度不明显;得分为10分表示消极情绪缓解程度最为明显;针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数越高,表现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4]。

1.4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对两组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利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术后并发症: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期较易出现系列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道与泌尿道感染、褥疮以及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现象等。C1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例,出现泌尿系感染的患者1例,出现褥疮的患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2%;C2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例,出现泌尿系感染的患者2例,出现褥疮的患者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C1组少于C2组骨折患者明显(P<0.05),见表1。

表1 C1组与C2组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2模糊数字评分:在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C1组骨折患者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次研究发现,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实施,临床获得确切的护理效果,具体的护理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表2 C1组与C2组骨折患者模糊数字评分结果的比较[(),分]

表2 C1组与C2组骨折患者模糊数字评分结果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满意度C1组 49 8.21±0.39 7.93±0.98 8.19±0.15 C2组 49 3.26±0.36 2.98±0.99 4.32±0.13 t 8.923 9.158 8.326 P<0.05  <0.05  <0.05

3.1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①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诸多患者因为突然患病,导致卧床补齐,从而难以生活自理。并且在疼痛症状等影响下,使患者表现出极大的消极心理以及强烈恐惧感。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当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消极心理,对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的相关常识,从而增强患者内心的安全感,配合医护人员工作[5]。②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针对患者完成手术前常规检查以及相关生化检查,明确患者体内脏器功能现状。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指导患者深呼吸练习以及进行有效咳嗽,对患者股四头肌进行收缩训练等[6]。

3.2对患者实施术中护理。①要求患者针对麻醉医师的临床麻醉需要积极配合,使患者有效了解手术的重要意义。并且针对患者重申进行手术的重要意义以及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成功将患者内心表现出的紧张焦虑心理进行消除。②在确保有效进行麻醉以及实施手术的条件下,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防止患者因为体位选择不适当出现循环功能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以及出现褥疮症状;③需要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的相关操作,对患者临床生命体征表现给予密切观察,对患者的输液速度以及临床药物应用剂量进行合适调整。④做好巡回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手术进程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密切观察,对患者手术耐受力进行准确评估,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3.3对患者实施术后护理。①对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同患者进行密切沟通,无特殊要求则协助患者选择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出现误吸呕吐现象。此外协助患者完成翻身活动以及相关的肢体活动,通常于手术后6 h进行。②针对患者进行局部观察:对患者伤口敷料以及渗血及引流管引流量以及性状等进行密切观察,此外对患者患肢疼痛情况进行观察,一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临床医师进行相应处理。③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老年患者针对手术表现出较差的应激能力,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电监护及对体温、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保持低流量吸氧,确保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

总而言之,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获得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成功凸显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意义。

[1]汪玲.2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9(18):105-106.

[2]袁迂.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25):99-100.

[3]王曙娟,金冲,高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23):1025-1026.

[4]丁菊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术前及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15):99-100.

[5]李小宁.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8(20):333-335.

[6]谭支章.Gamma钉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496-499.

R473.6

B

1671-8194(2015)26-0216-02

猜你喜欢

褥疮高龄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卧床老年人使用防褥疮气床垫预防压疮的护理
选用褥疮垫,视病情而定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昏迷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循证护理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