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2015-10-27李鸣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病程危险资料

李鸣凤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李鸣凤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将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记录并分析两组基本资料和疾病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研究组年龄比对照组大,体质量指数比对照组高,病程时间比对照组长,空腹血糖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吸烟、喝酒、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过高患者例数均比对照组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能够引发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医务人员应全面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指导,及早给予治疗干预。

糖尿病;高血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易加速患者各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病死率,针对各项危险因素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主要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将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者有68例,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有32例;研究组男59例,女41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者有70例,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有30例。两组患者性别、文化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全部患者住院后,统一测量体质量,并记录体质量指数,第2天清晨采集静脉血通过生化分析仪评定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胆固醇、三酰甘油,同性半胱氨酸,血尿酸等。询问了解并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时间、饮酒史、吸烟史等基本资料。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情况(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时间、空腹血糖,低密度胆固醇,三酰甘油,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和疾病危险因素比较情况(吸烟、喝酒、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过高)。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软件统计,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情况:研究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病程时间长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低密度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情况[(),n=100]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情况[(),n=100]

低密度胆固醇(mmol/L)对照组 50.18±2.34 20.11±1.08 4.35±2.36 7.22±2.24 2.09±1.06研究组 63.33±3.19 26.53±1.27 8.10±3.12 11.26±3.51 3.77±1.38组别  年龄(岁) 体质量指数 病程时间(年) 空腹血糖(mmol/L)

2.2两组患者疾病危险因素比较情况:研究组吸烟、糖尿病肾病和糖化血红蛋白过高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疾病危险因素比较情况[n(%)]

3 讨 论

本研究中,观察两组各项基本信息比较情况,结果得出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普遍大于对照组,病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说明随着糖尿病患者年龄的增长与病程的进展,将减少患者的血管弹性纤维,降低血管弹性,增加其僵硬度,进而容易致使患者的血压明显上升,提示医务人员应重点加强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和病程较长患者的管理,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避免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低密度胆固醇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析低密度胆固醇在被氧化或糖基化后,较难通过受体代谢,而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等吸收,进而将降低血管弹性,引发高血压,提示医务人员需加大监测力度,在给予患者服用调整血脂药物的同时,应积极给予饮食治疗,降低其血脂水平[2]。

本研究得出研究组体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身体肥胖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之一,提示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加强体育锻炼。同时,观察到研究组吸烟患者明显比对照组多,分析吸烟损伤患者血管内皮,易引发血管收缩,提示应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指导,要求戒掉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血糖过高容易造成微循环障碍,说明患者长期高血糖是诱发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的重要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在心理、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加强对患者的干预,患者也应加强自我检测血糖的意识和能力[3]。此外,研究得出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有关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血尿酸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时尿酸合成增加,排泄减少;提示应及时平稳控制患者血糖,严格控制饮食,避免发生高尿酸血症,从而减少对肾脏的损失。通过比较得出研究组合并肾病患者多于对照组,提示医师应高度重视治疗患者的合并疾病。关于两组患者饮酒史、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素比较情况,有待作进一步的相关研究给予验证和证实。

综上所述,年龄、病程、血糖水平、生活习惯、合并疾病等诸多因素均容易诱发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医务人员和糖尿病患者双方均应加强针对性的预防工作,给予积极干预,有效避免高血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徐慧群,宋迎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10(28):1-3.

[2]何海军,葛震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3,7(7):926-928.

[3]颜先军,赵跃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29-630.

R587.1;R544.1

B

1671-8194(2015)26-0178-01

猜你喜欢

病程危险资料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话“危险”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