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5-10-27王曙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声门口气喉镜

王曙光

(新疆农六师医院急诊科,新疆 昌吉 831300)

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王曙光

(新疆农六师医院急诊科,新疆 昌吉 831300)

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旨在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危重患者86例,按照是否实施气管插管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43例。观察组进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未开展气管插管术。结果 实施气管插管术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3.7%,未实施气管插管术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44.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手术技巧,并选择合理的时机进行气管插管术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急救;经口气管插管术;抢救成功率

危重患者指患者的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病情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且存在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会有生命危险的一类患者。心肺复苏在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受多种综合因素的制约,给患者进行紧急有效的供氧非常关键。因而紧急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衰竭、保证气道通畅经常会选择用到的重要举措[1-2]。本文旨在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旨在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危重患者86例,其中60例,女26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7岁。将86例患者根据是否实施气管插管术分为两个组别,实施气管插管术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19~82岁,平均56岁。病因: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8例,昏迷患者17例,急性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6例,注射药品过量患者2例。未实施气管插管术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21~83岁,平均57岁。病因: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7例,昏迷患者18例,急性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注射药品过量患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未实施气管插管术,仅进行一般的常规性治疗,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及心肺脑复苏,给予常规的补液和对症支持治疗,通过鼻管及面罩给氧。

1.2.2观察组: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术。具体方法:用右手拇指、示指和中将下颌轻轻提起,使口、咽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方便直视插管。对清醒患者或会厌反射活跃的患者,麻醉方式选择表面麻醉。左手持喉镜沿口角右侧的方向置入口腔,将舌体向左侧推移,使喉镜位于正中位置。当喉镜顶端到达会厌谷这一位置时,上提喉镜,暴露声门。在声带显示时,右手持气管导管,将其斜口端对准声门裂,沿喉镜走向顺利插入导管,直到看到充气套通过声带,此时可退出喉镜。导管继续往里深入1 cm,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插入深度,妥善放置牙垫,将套囊充气,确认导管在气管内的具体位置后用胶布将其妥善固定。插管的同时积极进行相关对症、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对比实施气管插管术和未实施气管插管术的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7.0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气管插管术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3.7%,未实施气管插管术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44.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例,%)

3 讨 论

积极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和进行心肺脑复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和环节,临床已经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及早使用人工通气,有利于有效保证复苏成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气管插管是指将为特殊目的制造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其可分为两种途径,经口插管和经鼻插管,均是抢救危重患者选择到的较为有效的方法。经口气管插管术是临床倾向于选择用到的一种方法,也是短时间内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方法。其能够为急救争取时间,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5]。

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操作喉镜时需要注意切忌不能以门牙为支持点,避免门牙脱落这种情况发生。②对颈短患者,喉结过高患者,体胖患者这些在暴露声门方面有困难的患者则需要借助手对喉结进行轻轻按压,肩垫高,以达到清楚暴露声门的目的。③插管时,需确保喉头声门充分暴露,操作时动作切忌粗暴,需在短时间内准确插管,将有可能会对组织造成的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尽最大努力缩短患者的缺氧时间,避免发生心肺骤停或迷走反射亢进等并发症。④插管后需对两肺呼吸音的对称情况进行检查,明确导管位置,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需要确保合适的导管插入深度。⑤拔除气管导管时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喉头水肿。⑥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发音情况,如果有异常时需要积极对症处理。如果有患者因为杓状关节脱位而导致的发音困难,需及时对其复位[6-7]。本文与很多研究结果相似,同时行气管插管术,需防止一些并发症的发生[8]。

本组资料结果,实施气管插管术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3.7%,未实施气管插管术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44.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说明气管插管术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手术技巧,并选择合理的时机进行气管插管术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杨太恒,李相文,滑建军,等.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应用[J].医学创新研究,2008,5(18):70.

[2]陈慧卿.成人经口气管插管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2):391-392.

[3]李锦忠,凌永体,陆起峰,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经口气管插管技术使用情况调查与培训[J].广西医学,2011,33(9):1192-1193.

[4]陈勇.新式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16-1217.

[5]李素青.院前紧急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48-149.

[6]Jin H,Patil PM.Midline submental intubation might be the preferred alternative to oral and nasal intubation in elective oral and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when indicated[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5,73(1):39-46.

[7]Cakırgöz MY,Taşdöğen A,Olguner C,et al.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esmolol on hemodynamic,bispectral index and movement response during orotracheal intubation: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 study[J].Braz J Anesthesio l,2014,64(6):425-432.

[8]Griesdale DEG,Bosma TL,Kurth T,et al.Complications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J].Intens Care Med,2008, 34(10):1835-1842.

R459.7

B

1671-8194(2015)26-0171-02

猜你喜欢

声门口气喉镜
做喉镜检查痛苦吗?
“波”开迷雾 “镜”益求精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相关因素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尴尬的打嗝
松了口气
编辑部的“神回复”
声乐学习中“声门适度感”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