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栓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5-10-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脑血栓尿激酶偏瘫

柳 林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中医院铁西新院内科,辽宁 鞍山 114200)

脑血栓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柳 林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中医院铁西新院内科,辽宁 鞍山 114200)

目的 研究脑血栓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10例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予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6.36%,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且体温升高、肠胃道反应等发生率均较低,比较均无高度差别(P>0.05)。结论 脑血栓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同时不会增加对患者机体损害,安全性较高,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脑血栓;尿激酶;溶栓疗法;效果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某一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的一种血管官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感觉功能障碍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脑血栓患者最终可发展为昏迷甚至死亡[1]。如何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脑血栓患者一直是医学界热点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本院确诊的110例脑血栓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旨在为该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10例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5∶20,年龄42~79岁,平均(55.98±10.18)岁,病程1~8年,平均(6.14±1.25)年;研究组男女比例37∶18,年龄43~77岁,平均(54.36±9.02)岁,病程1~7年,平均(5.89±0.58)年;两组上述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予口服阿司匹林、维生素E、尼莫地平以及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维脑路通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50万U/次,1次/天,持续治疗1周;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是当采取甘露醇等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脑部水肿症状及微循环功能。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近期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偏瘫表现一侧肌力提高至Ⅰ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至>80%;有效:有偏瘫表现一侧肌力提高至Ⅱ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至45%~80%;无效;有偏瘫表现一侧肌力及功能缺损评分均未发生任何改变,病情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用药不良反应:体温升高、肠胃道反应、皮疹、过敏、出血。

1.4统计学处理分析: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治疗无效率比对照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体温升高、肠胃道反应等用药不良反应均较低,且比较均无高度差别(P>0.05),见表2。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脑血栓属于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通常发生于中老年群体,轻则导致患者肢体活动迟钝、偏瘫等症状,重则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等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选择科学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3]。有研究报道称: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效果良好,并且不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可作为脑血栓患者临床首选治疗药物[4-5]。为进一步验证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积极应用价值,本研究中通过对比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接受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研究组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直观表明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即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6.36%,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脑血栓患者发病后,需要及时恢复脑组织血氧供应,阻碍脑组织病变、坏死,而尿激酶溶栓恰好可以促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溶解血栓组织,以达到临床治疗目的。加之治疗过程中适当给予甘露醇等药物治疗,也是保证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不良反应是反映该治疗方案安全性重要指标,故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以探究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同时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且体温升高、肠胃道反应等发生率均较低,比较均未显示高度差别,说明尿激酶溶栓治疗不仅疗效甚佳,而且使用安全系数较高,从而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使用。本研究因时间、环境等因素限制,尚未对患者治疗后病情复发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予以验证补充。

综上所述,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患者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说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韩光.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25(1):82.

[2]任志波.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血栓50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1):4139-4141.

[3]赖丰赟.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11):148.

[4]步桂芝.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7(9):157.

[5]凌健伟,王松岩.脑血栓应用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3):172-173.

R743.3

B

1671-8194(2015)26-0168-02

猜你喜欢

脑血栓尿激酶偏瘫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