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10-27祁家祥尚晨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例数心肌梗死血栓

祁家祥 尚晨阳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祁家祥 尚晨阳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探究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常规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研究组抽吸导管+PCI治疗,分析两组血栓积分(TS)、血流分级(TIMI)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TS低于对照组;研究组TIMI3级例数多于对照组;研究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抽吸导管可显著加强AMI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抽吸导管;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

本文针对已选定的87例AMI患者予以抽吸导管+PCI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0±3.25)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9±3.42)岁。两组症状均符合AMI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术前均常规口服500 mg氯吡格雷、250 mg阿司匹林,静推10 mg地塞米松,并肌注5 mg安定。研究组患者行抽吸导管+PCI治疗,术中根据患者体质量予以100 U/kg肝素静推,且每隔1 h追加1000 U肝素。常规消毒后,以Seldinger技术行血管穿刺,置入6F血管鞘,并经导丝引导置入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发现引起心肌梗死的血管后,将导丝置于血管远端,并沿导丝置抽吸导管于病变部位。抽吸导管尾部与40 mL的负压吸引器相连,对冠脉内的完整或破碎血栓行负压作用下的抽吸。经2~4次抽吸后,根据再次造影后的显示内容,选择并扩张球囊,之后置入支架。对照组则直接扩张球囊并置入支架。术后两组口服氯吡格雷70 mg/d、阿司匹林90 mg/d,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3疗效标准:造影观察抽吸后血管内血栓影大小,血栓积分(TS)分为0~4分,0分无血栓;1分血栓影像模糊;2分血栓影清晰,长度<1/2血管内径;3分血栓长度在血管内径的1/2~2倍;4分血栓长度>2倍血管内径。血流分级(TIMI)分为0~3级,0级梗死区心肌显影不充盈;1级梗死区心肌充盈,25 s后对比剂滞留;2级心肌显影完全,对比剂滞留>3个心跳周期;3级心肌显影完全且排空正常[1]。术后观察两组ST段回落和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标准差()表示,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TS比较:治疗前两组TS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S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S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S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4 3.47±0.35 0.37±0.14对照组 43 3.26±0.34 1.53±0.62

2.2两组TIMI比较:治疗前两组TIMI各等级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IMI3级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IMI比较[n(%)]

2.3两组ST段回落和并发症情况:治疗后研究组ST段回落34(77.27%)例,对照组则为15(34.88%)例,研究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1(2.27%)例心力衰竭,对照组出现8(18.60%)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PCI治疗,研究组抽吸导管+PCI治疗。常规PCI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MI病情,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AMI患者接受常规PCI治疗时,极易出现血栓脱落且产生斑块,血栓脱落可导致远端血管堵塞,造成术后心肌组织灌注不良,因此常规PCI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抽吸导管可清除PCI治疗而脱落的血栓,有助于AMI患者病变部位的恢复和远端血管情况的改善,从而加强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病痛[2]。

本研究可得治疗前后TS、TIMI和ST段回落、并发症情况三项结果,其中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S、TIMI可知,治疗前两组TS、TIMI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TIMI3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这表明抽吸导管应用于PCI治疗可显著减少完整血栓和血栓碎片,避免远端血管堵塞的发生,并降低血液复流的可能性,从而缓解远端心肌灌注。同时,分析两组ST段回落和并发症情况可知,治疗后研究组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抽吸导管应用于PCI治疗可显著改善ST段抬高,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抽吸导管通过抽吸血栓碎片,使冠脉内血运畅通,从而有效改善AMI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灌注,并减少血栓碎片堵塞血管造成的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

综上所述,抽吸导管可显著加强AMI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吕绍昆.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3(4):23-25.

[2]张爽.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3):238-240.

[3]黄定.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1):6937-6939.

R542.2+2

B

1671-8194(2015)26-0110-01

猜你喜欢

例数心肌梗死血栓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