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立替康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铂类耐药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2015-10-27殷晓娟刘长龙沈寿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铂类伊立比星

龚 耀* 殷晓娟 刘长龙 沈寿平 刘 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肿瘤科,新疆 奎屯 833200)

伊立替康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铂类耐药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龚 耀* 殷晓娟 刘长龙 沈寿平 刘 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肿瘤科,新疆 奎屯 833200)

目的 评价伊立替康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铂类耐药型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19例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给予伊立替康联合表柔比星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9例患者总缓解率26.4%,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突出的不良反应为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迟发性腹泻。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铂类耐药卵巢癌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伊立替康;表柔比星;铂类耐药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发病隐匿大部分发现时已为晚期,其病死率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一位。尽管经手术及术后化疗使部分患者完全缓解,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出现复发。根据无铂类治疗间隔期的长短、临床分期和残余瘤大小,可将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分为两类:铂类敏感型,患者复发时无铂类治疗间隔>6个月;铂类耐药型,患者复发时无铂类治疗间隔<6个月并通常表现为对铂类在内的多药耐药[1]。本研究铂类耐药的卵巢癌给予伊立替康联合表柔比星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9例,均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癌Ⅲ期。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3.69±4.56)岁,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3例;黏液性囊腺癌6例。所有患者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均给予一线化疗方案紫杉类+铂类,并出现耐药或病情未控。PS评分0~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治疗前无化疗禁忌证,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基本正常,均经MRI或CT证实无脑、肾转移。

1.2方法:伊立替康(200 mg /m2)静脉滴注,第1天,表柔比星(60~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重复,所有患者完成6周期至少2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每次化疗前15 min常规予以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预防呕吐,预防性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并进行常规的护胃、保肝、护心、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期间每周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每次化疗前后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值及心脏彩超。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消化道反应,出现明显腹泻,立即给予易蒙停及其他止泻药物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对严重粒细胞降低者(Ⅲ~Ⅳ)予G-CSF支持升白治疗,必要时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每周期结束后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等,每化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

1.3疗效评价:近期疗效依据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评定。完全缓解(CR):肿块消失,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块减小50%以上;稳定(SD):肿块缩小<50%或增大<25%;进展(PD):肿块增大>25%或出现新的病灶。总缓解率(CR+PR),疾病控制率(CR+PR+SD)。远期疗效:评价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

1.4不良反应:患者化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分为Ⅰ~Ⅳ度。

2 结 果

2.1近期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1例,占5.3%;部分缓解(PR)4例,占21.1%;稳定(SD)5例,占26.3%;疾病进展(PD)9例,占47.3%,总缓解率(CR+PR)26.4%,疾病控制率(CR+PR+SD)52.7%。本组病例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5.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

2.2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中以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为73.7%。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制发生率为31.6%,少数患者出现轻度血红蛋白降低及血小板减少。具体不良反应发生见表1。

表1 伊立替康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铂类耐药卵巢癌主要不良反应

3 讨 论

目前,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原则仍以尽可能的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辅以适当化疗为主[2]。卵巢癌术后均采用一线化疗方案紫杉类+铂类,一旦出现复发其治疗效果不佳,且无标准二线方案,特别是复发铂类耐药患者治疗效果差。对于临床预后较差的铂(顺铂或卡铂)耐药型卵巢癌,治疗难度大,目前治疗建议为单药化疗,常用药物有多柔比星脂质体、伊立替康、吉西他滨、依托泊苷、培美曲塞等[3]。

本研究选择伊立替康与表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铂类耐药卵巢癌,伊立替康为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表柔比星为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直接作用于DNA,联合使用后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抗肿瘤的作用表现明显叠加增强。病情缓解率26.4%,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5.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均明显好于单药伊立替康及脂质体阿霉素。血液不良反应中Ⅲ~Ⅳ白细胞减少发生率31.6%。

综上所述,伊立替康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铂类耐药卵巢癌,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血液毒性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良好。对于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选择。

[1]杨晓东,李雅华,张丽莉.复发性卵巢癌的综合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2):173-177.

[2]梁媛,刘佳丽.复发性卵巢癌不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6):453-456.

[3]马丹宁,梁卫江.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化疗对顺铂或卡铂耐药型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广东医学,2013,34(12):1911-1913.

Clinical Ananlysis of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 in Treatment of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GONG Yao*, YIN Xiao-juan, LIU Chang-long, SHEN Shou-ping, LIU Chen
(Department of Oncology, Xinjiang Corps the Seventh Division Hospital, Kuitun 833200,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 in treatment of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Methods 19 cases of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were treated by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 observing the effects and the side-effec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26.4%,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15 months. The main side-effects were Ⅲ/Ⅳ leucocytopenia and tardive diarrhea. Conclusion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 is a utility and safe regimen for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All adverse reactions can be tolerated. It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Irinotecan; Epirubicin;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R737.31

B

1671-8194(2015)26-0024-02

猜你喜欢

铂类伊立比星
浅谈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肺癌治疗中的配伍用药
单药或联合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研究进展
平消胶囊(片)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自噬在多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参与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
蛋氨酸脑啡肽与多柔比星联用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研究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BRCA2回复突变与卵巢癌获得性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