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

2015-10-26沈秋莲熊小刚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生命体验生命教育初中生

沈秋莲 熊小刚

摘 要: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减少应试教育负面性的影响的必然,也是在日益提倡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时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而初中阶段作为中学生的重要成长时期,是未来人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和人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对中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生命认知;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063-0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日益成为我们社会以及各界关注的重点。而随着我们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提倡和开展,生命教育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从德育的角度来讲,对初中阶段这个有着特殊意义 的阶段,针对初中生开展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重大。

一、生命教育及其内容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笔者认为凡是围绕着生命展开的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的范畴。开展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是最终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需要让人全面认识生命,在此基础上进而感悟和体验生命的精彩。然后再回归到人的本质内涵,也就是全面促进人的发展。

二、生命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一)社会变化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诱惑和欲望也是处处存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耳濡目染一些如权力、财富、地位等不良字眼。并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进步加速,在这样的话社会环境中,对于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学生来说需要拥有正确的事物认知能力。如果在生活中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再加上或多或少的负面信息的渗透,难以想象孩子们总处于一种片面、消极或是极端的舆论环境下有多么可怕。如果对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的目的,处在碌碌无为的生活中,总是以一副不屑亦或是淡然的目光看待生命,那么就很容易走上放弃甚至是践踏生命的不归路。因此,社会发展与变化必然要求我们的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我们更加提倡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教育。而实施正确的生命教育,使中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

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也曾批评传统教学是“颈部以上的教学”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会局限在说教讲解的方式上,在课堂上,教师对重点进行指出和划定,把理论性的知识点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只能被迫性的死记硬背,并不能把课堂中的内容和深意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认知。此外,以往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局限在了教室内、课本中,没能够关注到学生课后的吸收和成长。即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接收到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面对如此万千变化的社会,学生将变得束手无策。打个比方来讲,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到了交往的方式和含义,但是社会交往复杂多变,当学生真正面对时,依然会手足无措。在以往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讲、学生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而进行的,没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实际情况。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无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生命,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

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生命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今后进入社会之后的发展,难以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做出贡献。我们都应该知道,教育需要本着为人服务为目的,如果教育只能够将学生变成死记硬背的书呆子,那就失去了教育所具有的真正意义,如果一个国家教育落后,生命教育做得不足,那么又怎能培养出一代优秀的栋梁为国家服务呢,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教育应该建立在人的生命的基础上,生命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育中不能够忽视生命教育,所以生命教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

(三)初中生特点及成长的需要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也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此阶段学生内心世界处于一种矛盾交织、激烈振荡的状态,这个阶段让学生的认知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思维逐渐变得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在学习中也不满足于课堂的说教和课本中的知识,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学生思维并不成熟,容易产生偏激和固执的情绪;在情感上,伴随着思维的不断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的情感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情感,也有着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在行动上,依赖性逐渐减弱,依照目的而做出决定的能力也不断提升,但是也体现出很多服从倾向,优柔寡断、自决行动轻率都时有表现。由于处在身心剧变时期,各种需要日益增长,而对自己的行为判断又缺乏判断和肯定,加上此时还缺少足够的情绪调控能力,所以他们容易动感情,此时的情感不稳定而且强烈,也具有较为极端的特点。再加上学习等压力由此而产生了一些比如焦虑、憧憬、性爱倾向等。基于学生的这些青春期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提升,自身成长的需要,对其进行生命教育必不可少。

三、初中生实施生命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生命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人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没有了生命那么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对正处于快速成长的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内涵,更好的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具有重大意义:

(一)认识生命,发现生的美好

实施生命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了解生命内涵、了解生命的本质,让学生真正明白生命不仅仅是活着这么简单的问题,更是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所赋予我们的所有的经历,不管是苦涩的还是美好的都是生命的最美的赐予。对于中学生来讲,必须要明白人生必定是挫折相伴的历程,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中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自己抗击压力的能力,正如古语所说“若非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生命要经历丰富的美好与足够的挫折,最终使自己在各种美好与挫折面前波澜不惊、泰然处之,这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生命如果失去了坚韧的精神,就会变得像行尸走肉一般,不会真正领略到生命的美好。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人生即使有再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只要生命不止,那么美好的生活也不会停止。学生只有真正领略到了生命的美好,才会努力去创造和维护这种美好,才能更加珍惜生命。endprint

(二)珍惜生命,活出生的价值

在对生命有了深刻的认识,领略到生命的美好之后,就会顺其自然的去珍惜生命,在生命经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最大化的发挥出生命的价值,在我们完成对中学生的生命教育之后,学生慢慢学会发展自己,从而活出更有价值的生命。当初中学生真正认识到这样的生活能超于自然生命后,会发现生命的深刻价值和意义,只有充分认识到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之后,才能够树立起明确的生存目标,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画上美丽的一笔。

(三)感悟生命,升华生的意义

生命所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对自己而言的,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正是由无数的生命构成的,而国家的强大正是有了那些敢于牺牲、敢于拼搏的人发展而来的。在生命教育的初期让初中生认识了生命,领悟了生命。在自身思想觉悟提升的同时,领略到生命的丰富多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是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的,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真正将生命教育进行了升华——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生命的力量!

四、结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提升和创新,我们的传统教育日趋暴露出问题。而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初中阶段作为中学生的重要成长时期,是未来人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和人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对中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生命教育,努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与内涵,引领他们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继而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层次,感悟生命的华丽与精彩,帮助其建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及走向社会后勇敢的面对各种来自社会和生活挑战,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解:

①刘世漪.在“生命教育”中赋予学校新的生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9,(5).

参考文献:

著作

[1]张志安.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M].山东: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

[2]张志安.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4]于露.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探析[C].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6).

[5]徐宝胜.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初探[C].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6).

[6]吴永华.生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C].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5).

[7]张锐,高琪.生命教育之我见[J].安徽教育,2003,(19).

[8]冯冬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J].教育论坛,20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体验生命教育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九辩》中的时空意识探析
文本解读教学需要生命在场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