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落实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策略研究

2015-10-26朱晓红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文/朱晓红

一、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元素

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游戏材料、环境创设、游戏时间保证、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游戏的指导、游戏规则、游戏的玩法等等都是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元素。要使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有效开展,游戏的环境应具有结构性和教育性,游戏的玩具和游戏材料选择应具有科学性,游戏材料投放的合理性。当幼儿结成小组进行游戏活动时,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互动、协调与磨合。生命在于运动,幼儿的运动能力表现对肌肉的控制力、身体的平衡力、动作的协调等。这种能力的发展正是在游戏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发展幼儿的钻、爬、平衡等能力促进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使动作趋于协调。各种体育游戏中,包含了如攀登、追逐、跳跃等形式的运动,幼儿的运动能力伴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思想、意愿、想法等。

二、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困境

基于以上陈述,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需要以上重要元素,因此,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时,问题也相应出现在这些方面。总结起来有以下四方面:

场地方面:场地有限、无法做到场地的高效利用。

材料方面:材料单一、陈旧、有限、不牢固;不知如何做到有序适宜的投放和摆放材料;不知如何有效利用隐性材料。

教师方面:不知何时介入、怎么介入;与保育老师配合不默契;角色定位不清晰。

幼儿方面: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发展层次有差别、对于经常玩的游戏参与度不高。

三、幼儿园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策略

1.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压迫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

而老师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应该做好观察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灵活的角色转变,以自身恰到好处的角色变化去引导幼儿富有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游戏,使幼儿的自主游戏能更加生动、有趣、健康地发展。同时“介入”既要考虑到教育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愿望,教师应明确自身的立足点应是幼儿与幼儿当前游戏,在游戏中运用适宜的介入指导方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2.创设环境,支持幼儿的游戏

正如蒙台梭利所主张的那样: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从事愉快的活动,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的精神,才能使幼儿达到“正常化”。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有利与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恰当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材料,只有材料适应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随着孩子经验的丰富,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游戏材料根据教育的目标随时补充或更换,也可以随着游戏的不断进行而不断丰富变化、及时地调整更新材料,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为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提供支持。

(2)投放的材料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小班的孩子完全要依赖于形象逼真的材料诱导,能够在游戏中反映一些成人的劳动和生活的内容。到了中班,角色意识有所增强,但他们的生活经验尚浅还不是很丰富,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的特别敏感而有兴趣,所以在为他们提供一些开放的半成品及废旧材料的同时部分较为逼真玩具的提供还是有必要的。到了大班幼儿生活经验较为丰富,半成品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把它想成什么,它就是什么,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

(3)发挥材料的暗示作用,促进游戏顺利开展。投放材料应重视材料角色的标示作用,避免“无序活动”的现象。在幼儿的角色意识还不够强时可能出现角色争抢的行为,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提供一些标识性的材料,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特别是小班幼儿的行为受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要使材料体现间接指导的作用,促进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

3.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活动

(1)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充实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如在组织幼儿洗手、入厕、进餐等环节时教师可用一个手指游戏,以一个简便易行的游戏来贯穿整个生活活动,这样使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补为补充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从时间、空间、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等几方面将幼儿的经验整合在一起。在自由游戏时间里,要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机会和许可,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教师应当保证幼儿游戏的机会与时间。为幼儿游戏提供必要的条件,与幼儿共同游戏,在游戏中指导幼儿的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游戏就是教学,二者应该是相互统一的。教师在满足幼儿游戏意愿的基础上,顺应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采用一种支持游戏进程的手段提出与课程相适应的目标,让幼儿体验到的是“玩”,而教师实际上是在“教”,这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要努力达到的一种境界。

[1]张燕.幼儿园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学前教育研究,1994,(6).

[2]王清磊.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解与实践.新课程研究,2013,(9).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