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游戏引领低年级体育课堂

2015-10-26徐祥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注意力常规游戏

徐祥

摘 要:低年级少年儿童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体育课堂中注意力分散、兴趣多样但持续度较低、好动等,游戏引领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老师一起进行多种多样的游戏,达到身体锻炼的目标,促进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快的适应环境。

关键词:低年级;游戏引领课堂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013-01

幼儿园时期的主要教育目标是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到的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给孩子提供一片快乐的成长天地,帮助孩子渡过快乐的儿童时光。那么,在进入小学校园时,低年级学生都是七、八岁儿童,基本上处于很多规矩什不懂、不会的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低年级教学是基础,基础是否牢固、是否扎实,决定了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体育教学作为实践类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不仅仅是要提高孩子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促进情感交流。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校园,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低年级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让游戏引领课堂,促进学生成长。

一、游戏引领课堂,适应校园简单快乐

(一)游戏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积极主动掌握基本技术,发展身体素质,获得基础知识。体育课程作为一项实践类课程,不仅仅是“技艺性”的获得,更是“情意性”、“自然性”与“人文性”的摄取。体育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低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巨大的诱惑,他们对一切都好奇,感兴趣,但持续时间却较短,容易疲劳;他们好动、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这些特点都决定了体育课不能以技术为主,应以体育游戏为方式与手段,贯穿教学过程,促进孩子们在游戏中达到身体锻炼的强度,实现教学目标。

(二)游戏源于生活,回归自然,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游戏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各种游戏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上加以强化,转变成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状态下完成各种身体练习,更能够让学生利用游戏来诠释对社会的认知与解释,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设置体育游戏时,不仅要关注游戏是否与本课的内容设置相符合,更应关注的是游戏的来源。体育游戏应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课余生活来挖掘素材,创编游戏,这些游戏往往能够激发孩子们探究生活的美好,在游戏中体验更多的生活中的角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三)游戏促进学生循序渐进成长,挑战快乐

体育教学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即:体育教学中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化提高。循序渐进原则遵循了人类认知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适应能力规律以及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在体育游戏安排中,教师从低年级孩子的实际出发,选取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游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情感基础,周全考虑学生的机体适应能力,从简单入手,建立低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循序渐进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根据学生对游戏的完成情况,对游戏方式、强度进行有针对性调整,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品质。其次,在不断深化的游戏中,学生可以挑战自己、挑战强手,在游戏中获得强大的存在感与自信心。

二、游戏课堂化的基础要求

(一)课堂常规的养成

课堂常规是指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体育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严密课的组织,更能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低年级的儿童大多是七、八岁,都处于有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懂的太多,要在体育课中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教学常规的养成时至关重要的。在体育课中,课堂常规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每一环节的常规都不可或缺,紧密相连。在游戏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非常多,这就对课堂常规有较高的要求。想要做到游戏引领课堂,就必须有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师与学生共同遵守课堂常规,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科学选取教学场地、器材,游戏内容具有针对性

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适宜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祈祷事半功倍的效果。低年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在游戏中关注点会集中在游戏内容方面,对可能会造成学生跌倒、摔伤等外在因素关注较小,因此,为达到以体育游戏为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选取场地时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大小、安全性、地域限制等等。教师需根据每堂课游戏的内容计学生的人数来选取大小适宜的、安全性较高的场地,清除场地内的障碍,保证学生的安全。

(三)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师生互动,传递温暖

章建跃认为,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句学生认知和年龄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遗弃激活学习者的情景思维,在情景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为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游戏更好的引进课堂并引领课堂,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巧妙地引入游戏,并根据游戏与教学目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低年级的学生对情景教学产生兴趣,在游戏中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基本达到本科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多方沟通与交流。

总之,保护孩子的那颗爱玩的心,在玩中帮助学生成长,是游戏引领课堂的主要目标。这是对孩子最真挚的情感表现,在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释放自己的天性,将注意力不知不觉得集中在游戏上,自然地进入每节课的学习中,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潜力,让低年级学生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南师附中新城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注意力常规游戏
让注意力“飞”回来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别受限于常规
爆笑游戏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