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

2015-10-26余璐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奖学金资助研究生

文/余璐

研究生收费制度已从免费发展到全面收费,对很多励志深造的学生来说,经济问题就成了他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为了保障高层次人才的稳定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广泛展开调研,不断征求各方意见,从国情和学情出发,对研究生奖助制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新的制度体系从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研究生本人的经济状况合理下发奖助学金,同时增加学校的权利,让各院校和导师拥有相对的支配资金的能力。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体现奖励机制,从而将研究生奖助体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一、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情况

(一)实行全面覆盖的国家助学金制度

由于研究生有区别于一般本科生的特殊情况,经济上的拮据影响了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使研究生能够安心学习和研究,国家根据当前平均生活水平及研究生自身经济条件,由中央财政和各省财政共同出资,以国家助学金的形式,补助所有有需要的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力图缓解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使其能够潜心科研。

(二)建立具有激励机制的学业奖学金制度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优秀人才健康发展,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由各省财政和学校共同出资设立学业奖学金。此奖学金依据研究生参评当年的学业成果,设立不同的奖励比例和金额,旨在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资助额度和覆盖面。同时,各地方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地域特征,还可配套提高奖励的额度和比例,在不同程度上刺激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三)推进导师资助制度和助研津贴制度

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地区不同的特点,各高校开始实行不同的助研制度。助研即为研究生科研助理,主要承担其导师安排的科研及相关的辅助性任务。随着进一步规范助研工作,很多专家认为指导教师向研究生提供助研岗位并发放助研津贴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让研究生积累工作经验,获得相应报酬,缓解生活上的负担,同时还能加强导师与学生的联系,使导师能通过科研任务了解的学生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四)增加助管、助教岗位设置,加大投资力度

为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各高校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助管助教等工作。同时,各高校加大投资力度,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助理专项经费,在保障研究生经济权益的同时,也适当对研究生的表现加以奖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工作的热情。这种工作模式的实行,一方面巩固了研究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工作能力,为其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奖助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奖助途径单一,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现在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由两种,一种是由国家拨款的普通奖学金称之为无偿资助,另一种则包括自筹经费、“三助”基金和勤工俭学基金,这种类型的奖助资金称为有偿资助。但是在我国目前来看,研究生的奖助资金主要还是依靠第一种无偿资助,而能得到有偿资助的学生还比较少。无偿资助只是一种国家的补助,而有偿资助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因此加大有偿资助才能促进造血功能的逐步强大。现在无偿资助的比例过大,这就使得研究生奖助体系的造血功能不足。

(二)关注度较窄,科研偏重形成不良发展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和各高校对研究生的奖助制度和相关的规定都相当关注,奖助力度逐渐加大。但奖学金的评选条件多是对学年科研的考察,使得研究生将所有关注度都集中在平时小论文上,反而忽视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质量,不仅体现了一个研究生几年科研的最终水平,更体现了一个高校培养研究生的实力。如果照此循环,势必大大降低高校的科研实力。

三、研究生奖助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多途径的研究生资助体系

在现有的研究生资助体系中,设立不同的机制,让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能得到多元化的资助。例如由社会人员、关注国家科研的相关人士、企业家等为科研贫困生进行资金捐助,对临时有困难的研究生一次性发放资助金额,减轻其生活压力,还可以给其提供一些实践的岗位,让其能够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勤工俭学,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稳定的收入,暂时缓解生活上的困境。

(二)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奖励体系

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立各种优秀奖学金;同时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实践能力等设立专项奖学金,更多元地奖励全面发展的学生。鼓励研究生在搞好科研的同时,全方位地提升自己,摆脱社会对研究生只会做科研的刻板印象。各种奖学金的设立在扩大奖助覆盖面的同时,力图提高各类研究生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创建长效化的研究生资助保障体系

在保持国家对研究生资助拨款的情况下,扩大研究生援助体系,保障研究生的学习生活。通过生源地贷款等绿色通道的开展来巩固新的研究生贷款回收体系,提高银行的周转率,加大研究生的助学贷款规模。特别是生源地贷款,既缓解了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的生活压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敦促研究生必须认真致力于科研,才能在毕业后定期归还贷款。这种有偿资助的形式,促进研究生依靠自身力量来完成学业,势必会在以后的资助体系中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

[1]孟卫青.研究生奖助体系设计的理念、模式与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53-57.

[2]王艺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3]王仰麟,生玉海,黄俊平,陈秋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大学为例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4:11-15.

[4]徐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奖学金资助研究生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