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电子类高职生就业心态分析

2015-10-26朱妮黄大海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心态毕业生高职

文/朱妮 黄大海

一、“90后”大学生特点探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的一代已经慢慢离开学校,现在大学生群体已经被活力四射的“90后”垄断,什么是“90后”呢?“90后”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到现在为止,“90后”这一群体中,最小的16岁,最大年龄的25岁,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是大学成员里的主要组成部分。“90后”的一代虽有个性,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的特点:

1.网络时代,虚拟交流

第三次工业革命把中国带进了信息化的时代,与“80后”不同,“90后”是真真正正伴随着网络高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他们大多从小学起甚至有的还未上学就接触到了网络,网络成为了他们最为亲密的伙伴。他们不同于以往年代的孩子,在学习之余,会跳方格、打陀螺、跳皮筋、老鹰抓小鸡、拍洋画等等游戏,这些游戏都是群体性的,可以增进孩子间的交流,可是在网络时代,放学后就各回各家,他们更多的是在虚拟网络中通过QQ、微信、微博等工具与虚拟世界中的“陌生人”进行交流,结成朋友,在网络世界里,他们缺少的是现实交流环境中的人与人的接触,更多的是与冷冰冰的电脑和网络的交际。

2.个性张扬,大胆前卫

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每一代人都是喜欢彰显个性的群体,特别是“90后”,他们处在中国经济全球化的特殊时代,他们要跟紧时代的发展,成为时尚潮流的弄潮儿,因此,他们标新立异,个性张扬。例如,他们的着装奇特,发型怪异,举止大胆,言语奇特。“90后”的孩子是祖国新一代成长起的新秀们,这一代人大胆前卫,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新鲜事物。

二、电子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质量不高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电子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和最终就业质量都比较低,中国现在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工业还未进入到4.0时代,流水线还没有智能化,因此,高职院校电子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的主要单位和主要岗位还集中在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流水线上,总体就业质量不高。

2.专业对口率不高

近几年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一代,他们个性张扬,不愿意枯燥乏味的工作,因此,在工作选择上,很多学生避开了本应对口的电子产品制造业,所以目前电子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着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太对口的问题,即使有学生一开始进入到了对口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企业,部分学生出于压力和无奈,也会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最后离开本专业,最终导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荒废,造成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90后”电子类高职生就业心态剖析

针对电子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中所表现的问题,我们制作了一份“90后”电子类学生就业心态调查问卷,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中抽查了100个样本做了此次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剖析,分析了“90后”电子类高职生就业心态呈现如下特点:

1.就业意识理性化

在调查中,65% 的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个人能力;22% 的毕业生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找工作的成败;13%的同学认为工作的好坏与学校的知名度有直接关系。

2.就业形式多样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人们的意识形态也更加多样化,“90后”的毕业生也身处其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从就业类型、就业地域、就业方式和就业途径几个方面设计了问卷,对问卷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就业类型方面,虽然外资企业仍是大家的第一选择,但选择国有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基层的毕业生人数也有所上升,特别是国家的就业政策对高职毕业生倾斜以后,很多学生都愿意回到生源地参加基层干部的选拔,回家为家乡做贡献。

第二,就业地域方面,以往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第一选择是回家乡的比较多,但是此次针对的“90后”毕业生做的调查显示,86%的毕业生选择去电子行业发展比较发达的深圳、上海、江浙一带,选择西部、农村、边远地区也成为不少有志学生的选择。

第三,就业方式方面,“90后”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倾向于多重考虑,不局限于方式,如自主创业、正常就业、跨专业就业、三支一扶、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都成为他们的选择。

第四,就业途径方面,原来的单一的有岗位就业转变成多样的形式,如创业族、升学团、出国帮等多种途径并存。

3.就业心态理性化

在就业压力方面,62%的调查者表示确实存在压力,其中有90%的调查者认为压力不可怕,这种压力同样是他们面对挑战的动力,有18%的调查者表示没有压力,认为自身实力比较强,找工作是很简单的事情。总而言之,大多数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没有媒体上所报道的“90后”逃避就业,害怕就业的现象,大部分毕业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就业。

在就业薪酬方面,大多数毕业生还是理性的,在武汉希望月薪是2000-3000元这一水准的占到了70%以上,在深圳期望月薪在3000-4000元这一水准的也占到了一大部分,一味追求高工资的好高骛远的心态开始淡化。

在就业前景方面,倾向于有发展空间的私营企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这一类学生不看中就业初期的薪酬待遇,看中的是企业的发展和个人自身的发展,愿意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而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去基层地区和岗位工作。

“90后”的毕业生他们造气蓬勃,只要理性的对待就业,端正就业态度,摆正就业心态,在工业4.0即将到来的时代,电子类的毕业生的前途将一片光明。

[1]马于强,崔雅莉.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2007,(6).

[2]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猜你喜欢

心态毕业生高职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做谦逊的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还是“看掐架”心态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最“叛逆”的毕业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