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去行政化内涵探析

2015-10-26罗娟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行政级别自主权行政化

文/罗娟

一、要理清高校去行政化的具体内涵,首先必须对高校行政化的内涵进行分析。去行政化,究竟去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前提是厘清高校行政化的真正内涵。高校行政化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

“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价值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致使这种思想意识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即“糟粕”的那部分。“官本位”意识移植到高校的体现主要有对行政级别和权力的膜拜,下级对上级马首是瞻,以官阶的高低、权力的大小来评判个人的地位和社会价值,教师热心于仕途而不把心思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官本位”意识让大学崇尚的不再是真理和学术自由,而是权位。这样下去大学将不再是大学,更像官场。

(二)大学机构的级别化

大学作为教育学术机构,本无行政级别之分,可现有的级别架构使大学在制度体制上趋于行政化。当前我国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根据学校的级别,分为副部级和正厅级,享有与之对应的待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的行政级别越高,该校级及其管理者获得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也越多。各大高校纷纷追求更高的行政级别,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办学模式,在学科建设、院系设置上盲目地扩大,导致中国高校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局面。

(三)学术体系的科层化。中国大学结构中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条件保障三大体系。科层化的主要特点是遵从层级、专业分工、依章行事、理性决策、权责清晰等,科层组织的最终决策权集中于权力的顶层,从而与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的行政管理体系需要科层化管理,但学术体系若也使用科层化管理,必将使其失去应有的活力。它更需要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和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高校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四)高校的运作以行政权力为主导。中国高校的行政化趋向表现还在于,一切事务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谁的权力大谁的话就更管用,学者专家在学校的重大决策中没有太大话语权。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他们无不是秉承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在坚持学术至上的高校,无论是作为教学和科研主力军的学者和教授,还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校的重大事务中都有相当的话语权,学校的一切事务都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学术权力高于行政权力。然而在我国,高校的行政权力远远大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象征着实实在在的利益,科研项目、经费分配、学术评判等权力都牢牢掌控在行政者的手中,致使专家学者也想尽办法争取谋求一官半职。中国高校正在逐步失去大学精神,也越来越官场化。

(五)高校的办学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官员的手中。一方面,高校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免不了“拉关系”,“走后门”等一系列的“跑路”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在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以及办学质量评估方面,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对高校的管理太过微观,这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所带来的弊端,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去行政化已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是大势所趋。在国家制定的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克服行政化趋向,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在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高等学校要加强学术组织建设,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相对独立。

高校去行政化的具体内涵如下:

(一)“去行政化”不等于不要行政部门。“去行政化”是指改变以行政事务为中心的情况,减少甚至是排除非学术因素对学术事务的影响,而不是去掉高校的行政部门。国内的高水平大学包括各级党委在内的行政部门,都是围绕学术事务开展工作的,这些部门的存在是为了保障教学和科研在内的学术事务能够正常开展,是为了提高高校的运行效率。

(二)“行政化”并不是要排挤那些有行政职务的优秀学者。这些学者很多本身就是因为教学和科研水平优秀而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了一官半职。大学里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也是有可能交叉的。很多大学院长和系主任本身就是优秀的学者。

(三)去行政化意味着去除大学的行政级别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跟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就说道,要改变教育行政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2年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对于高校等事业单位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大学教授理应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如果热衷于做官成为大学教授群体中的趋势和潮流,那么高校去行政化就只是一句口号。

(四)去行政化意味着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在2010年温家宝总理也提到,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独特的灵魂,即能够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必须有办学的自主权。办学自主权包括校长的选择权、学生的选择权、自主的理财权、人事制度方面的自主权等。

(五)高校去行政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参与,相信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一定会给我国高校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1]冯蕾.高校去行政化难在哪[N].中国教育报,2014.04.24.

[2]宣勇.大学必须有怎样的办学自主权 [J].教育发展研究,2010,(07).

[3]陈璇.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有多难 [N].中国青年报,2012.05.03.

猜你喜欢

行政级别自主权行政化
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研究
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
新规发布,确保消费自主权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行政级别缘何“难舍难分”
如何看待学校的“去行政化”策划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