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障学生音乐教育的小组课程设计

2015-10-26巴蕾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音乐教育课程设计

视障学生音乐教育的小组课程设计

文/巴蕾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面向视障学生开设的音乐课程,除了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作用外,还对视障学生的康复与治疗、积极心态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有特殊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在分析视障学生音乐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关注视障学生的发展需求,运用小组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兼顾人性化与实用性,设计小组式音乐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运行过程,开辟一种新的视障学生音乐教育模式。

关键词:视障学生;音乐教育;小组工作;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61文献标志码:A

一、视障学生小组音乐课程设计的背景

视障儿童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视觉障碍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0—18 岁的少年儿童。”①基于此概念,视障学生的生理特点是视力受损、视力障碍;导致视障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虽存在视力障碍,但他们仍然能够接受教育。综上所述,视障学生就是指处在一般的学生年龄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受损或视力障碍,仍在学校中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或青少年学生。视障学生的优势之一就是听力十分敏锐,对于一个人的印象、判断对方的模糊信息,都是通过听这个人讲话的语气、语调、语速来完成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视障学生的听力优势,促进原有的音乐教育方式的改变与进步,从而促进视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探索一种更具有创新性的、更符合视障学生本身特点的音乐授课方式。小组工作作为一种具有灵活性、互助性与学习性的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视障学生的音乐教育中,能够对探索视障学生音乐教育方式的新思路有所启发与帮助。

二、视障学生音乐教育的小组课程设计

音乐课程设计主要从视障学生的特点与需求、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音乐课程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视障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具体发挥,以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个人成长与成熟,因此将音乐课程以专题的形式,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开展。

专题一:乐理知识讲解

这一专题主要是为视障学生以后对音乐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乐理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要性,只有打好了理论的基础才能够在声乐学习、器乐学习甚至乐曲的创作方面有所突破与进步,乐理知识的讲解包括对基本概念的把握。比如音、音调、音高、音域等等,都要清楚这些基本的元素。其次就是对音符的划分,对音的高低与时值进行一个把握,附点音符知识的学习等等。这些知识不仅是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基础,更是走音乐专业化道路学生的必修课。

专题二:盲人音乐名家故事分享

这一专题设计的意义在于弘扬一种榜样的作用,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盲人音乐家,不管是在歌唱方面还是乐器演奏方面都不缺乏这类人才。通过对成功音乐家的故事分享,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对待音乐课程的态度也就更为认真,在音乐学习方面也就更为用心。

专题三:旋律与节奏的学习

这一专题的学习同样是一个必要性学习的内容,学会如何识别不同音乐的旋律、节奏不仅对声乐的学习有帮助,更是对器乐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乐曲旋律与节奏的把握有利于音乐曲目的鉴赏,把握音乐作曲家作曲的内涵与所要表达的情感色彩,从而对深化乐感有很大的帮助。

专题四:声乐基础学习

这一专题所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对视障学生的歌唱能力进行培养,学习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发音技巧,并教授一些简单的歌曲,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与互助,完成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但老师的作用并不是主导。

专题五:器乐基础学习

器乐学习分为很多种,可以是对单一器乐的学习,比如教授如何吹口琴,因为口琴不需要用眼睛来观察,而且简单易学,携带方便。更主要的是对有天赋与兴趣的同学进行培养,其他的同学可以作为一种兴趣与爱好。

专题六:名家名作解析

对于名家名作的分析这一专题,形式就类似于讲座。可以请专业的人士来对某一首乐曲或某个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给学生听。也可以由学生来收集资料,在课堂中进行分享。了解名家的名作对于乐感的培养与形成、音乐体悟能力和音乐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专题七:对于音乐职业规划知识的讲解

这一专题针对的是视障学生的就业需求来讲的。音乐可以作为一门职业来发展,通过对音乐职业规划的讲解,能够为视障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其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方向作出明确的解释与方向定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视障学生的就业问题,减轻其家庭负担。

专题八:音乐治疗知识的普及

这点需要专业的人来进行讲解或者播放有声视频,让学生的家长明白音乐疗法,走进音乐治疗。同时根据视障学生的情况,专题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做一些恢复练习,从而有利于视障学生视力状况的矫治与恢复。

八个专题根据不同的学校教学计划的不同,可以进行调整。考虑到视障学生的接收能力与应用能力,计算期数为一学期。

三、结语

对视障学生音乐教育的小组课程设计,注重从视障学生的实际情况情况与特点出发,基于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的现实情况,将小组工作方法运用到音乐课程中,实现创新音乐教育的目的,为促进视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条件。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彭丹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意义探寻——以视觉障碍儿童为例.

[2]腾格勒日呼.呼包鄂三市特殊教育学校视力障碍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3]李欣.用音乐打开视障儿童的心扉.

[4]马慧,常红梅.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现状调查.

[5]王艳杰.音乐课程设计中的“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音乐教育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