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健身气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分析

2015-10-26谷磊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健身气功建构主义高校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健身气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分析

文/谷磊

摘要:健身气功作为新兴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推广与普及是富有独特意义的,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校健身气功教学就成为了当下急需讨论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校;健身气功

作者简介:谷磊(1982-),男,湖南省长沙市,研究生,副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与养生。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普通高校健身气功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0220001002082)。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长期课堂文化教育牵涉了学生绝大部分精力与时间,当下高校学生如何利用最少的精力与时间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成为新课题。而国家对健身气功的提倡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注重对客观事物的研究与应用。而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可以分划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在建构主义理论下与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解读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组织、指导、帮助及促进作用,利用各种手段充分启发学生,极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达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形成具体全面的构建理解。在此模式作用下,学生对知识意义主动建构,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局限教师传授,媒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工具。在此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可发挥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完全不同,这些作用与关系非常明确,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二、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在二十一世纪初被国家体育总局确立为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的教学方面健身气功被讨论时应固定在体育运动的范围内,需要体现体育运动的精神与目的,确定具体的运动形式。健身气功更多作为健身的作用出现在高校体育讨论范围内,舍去了气功目的中健身之外的其他目的。形式上,健身气功选取了气功的运动形式,意味着健身气功向调节肢体呼吸和心理活动三者合一的方向迈进,舍去了传统体育运动中三调分离状态。总的来看,健身气功是以健身为目的,以缓和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调节为三调合一的运动项目。

三、健身气功教学

健身气功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其在教学上仍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教育机构对健身气功的了解仍待加深,对健身气功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其次,教学条件上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相关专业教育人员缺乏,教学队伍的建立有一定的难度;最后,作为教育的受众,学生对健身气功的基础缺乏相关了解,对于学习相关知识及应用具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当前要做的首先是教育机构对健身气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建立健全对健身气功的系统性认识;其次是建立专业性质强的培训教育机构,制定教师资格审定标准,培训相关专业教育人才,组建相关教育团队;最后,对于学生及广大人民群众,应采取健身气功方面的知识普及。

四、健身气功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健身气功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选用的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与质量。健身气功作为体育项目,教学双方之间相互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教育者,教学方的教学对学习者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健身气功的了解与实践,而学习者对健身气功的了解与实践是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

健身气功教学的立足点是力求激发健身气功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练功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的钻研与练习,致力于深度了解健身气功的知识及自身学习效果的巩固。健身气功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时间对象功法不同灵活选择。一般来说,健身气功的具体教学方法可分为语言、练习、直观、讨论及完整与分解法。语言法即通过教学者通过语言向学习者传授关于健身气功的具体知识;练习法即教学者通过辅助学习者对健身气功进行练习实现教学;直观法可理解为教学者通过对学习者展示健身气功的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及完成方法等;谈论法则是在学习者对健身气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实践后,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各种问题与教育者相互讨论;而完整与分解教学法,则是在教学活动始终存在的,教学者对健身功法或完整或分解的向学习者传授与展示相关知识与实践内容。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健身气功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而教学者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学习者的指导与帮助则促进了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发挥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新精神,使学习者建立健全对健身气功的全面立体形象的认识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者对知识结构的架设不再局限于教材或者教学者的传授,更多的手段与工具在这个过程中被应用,传统教学关系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形成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五、结语

健身气功作为新兴体育项目,它的推广与普及将耗费不短的时间,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对健身气功的教学可做出的贡献将是巨大的,而在构建主义指导下的健身气功的教学就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最好的方法。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 中国大学教学. 2004,(07).

[2]吴军. 建构主义——革新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J]. 体育学刊. 2002,(03).

[3]顾城,朱鹏屏.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健康教育的对策探讨[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1,(04).

猜你喜欢

健身气功建构主义高校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浅析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久坐不动人群的保健机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