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

2015-10-26孙琦

中小学电教 2015年4期
关键词:局域网路由器本课

☆孙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 222006)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

☆孙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6)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中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动手连接网络硬件设备,动手配置无线路由器,动手测试自己搭建的局域网,动手尝试使用无线终端连接因特网。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了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具体步骤,学会了分析与排查一般局域网故障,养成了沟通交流的好习惯,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中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新课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体验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组建小型家庭局域网。在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中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既涉及到课本第二章中IP地址、代理服务器等内容,又考查到第三章中网络硬件、软件的相关知识。所以说,本节课涵盖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相关知识内容,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实验操作课,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具备了较强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学以致用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授课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此外,本课内容属于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内容,难度较大,而高二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差异又比较明显,由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规划,掌握网络硬件设备的连接,体验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具体步骤。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在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中观察分析出现的故障及原因并且尝试去排查故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交流沟通的好习惯,培养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小型局域网硬件设备的连接,家庭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

教学难点:家庭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

五、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体验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因此,本节课的着眼点放在了“动手”二字上。学生动手用双绞线连接计算机和无线路由器,动手配置无线路由器,动手测试自己搭建的小型局域网,动手尝试使用无线终端连接因特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与合作探究。学生在完成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达到学以致用,锻炼了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在布置学生动手实验之前,笔者引领学生对本课理论内容进行了恰当的梳理,通过理论学习来指导后续的动手实践。

六、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七、教学环境

硬件: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投影,无线路由器,双绞线,笔记本电脑等。

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微视频教学片段等。

八、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什么是局域网。设计意图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本课要探讨的主题,通过概念解析,层层剥茧,指导学生掌握“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1.温故知新,引入新课讨论建网前的准备工作:(1)进行网络规划,明确建网要求与网络规模。(2)添置硬件和软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质疑探究,激发学习的兴趣。观看微视频,了解硬件连接的简单过程。结合微视频介绍新知,形象而具体,避免空洞的说教。为后面完成实验做铺垫。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小型局域网的组建。首先,请明确局域网的概念,在第三章的第一节,我们学习了局域网,请同学们回顾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一种,覆盖范围一般在十千米以内。既然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一种,那计算机网络又是什么呢?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在组建网络之前,要明确网络包括多少台计算机,且要完成哪些具体任务,所以,先要做网络规划。在网络规划之后,还要做什么?要根据网络规划,添置计算机、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通信连接设备以及网络传输介质,如光纤或双绞线等。除了硬件,我们还要安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从而完成具体的通信任务。在局域网的组建实施过程中,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步骤1:连接硬件设备。打开课前录制并编辑好的微视频“网络硬件连接”。在该视频中,要连接的计算机有3台(其中,服务器1台、工作站2台),交换机1台,双绞线若干。其实,我们机房的局域网就是按照微视频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硬件设备的连接。其中,服务器有两块网卡,一块与交换机相连,另一块与外网相连。当然,服务器也可以只有一块网卡,只不过连接外网的网线接在了交换机上。步骤2: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正确安装操作系统以后,是否可以相互通信?同学们回答得很对。通常还要对服务器和工作站设置正确的IP地址。任务:查看和设置服务器及工作站的IP地址,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3.动手实验,拓展提高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计算机IP地址服务器(教师用的计算机)工作站(学生用的计算机)步骤3:测试运行。Ping是Windows下的一个命令,利用它可以检查网络是否连通,帮助分析和判定网络故障。具体格式为Ping IP地址。请各小组使用ping命令检测能否连通到服务器和其他的工作站。如果能检测到,会有什么提示信息;如果不能,又会有什么提示信息,此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排查故障:(1)网线连接故障或网线本身有问题。(2)路由器、交换机有故障或连接有问题。(3)TCP/ IP协议加载故障。依次检查,重新插拔或更换即可。有了以上知识作为基础,下面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使用无线路由器组建家庭局域网”的实验。实验器材:无线路由器1台,网线若干,笔记本电脑1台,台式电脑4台,具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1部。实验目的:计算机通过无线路由器能够互相连通并且能够访问因特网,手机连接上无线路由器之后能够访问因特网。实验步骤:1.连接硬件设备思考、回答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思考、讨论:此时计算机之间是否可以正常通信。2.结合微视频,介绍新知根据教师的描述,分析判断自己家里的局域网属于哪一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倡导使用不同的操作来完成任务。多种方法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方法1:在“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中查看并设置。方法2:用ipconfig命令查看。根据给定的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情况。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所得结果正确与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安排实验环节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组建家庭局域网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连接示意图把事先准备好的连接因特网的网线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WAN(外网)端口。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每个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连接示意图,分别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内网)端口。

G434

A

1671-7503(2015)07-0061-03

猜你喜欢

局域网路由器本课
买千兆路由器看接口参数
维持生命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