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观察

2015-10-24周运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尿流率尿路西医

周运晖

(湖南省湘潭县中医院泌尿外科 ,湖南 湘潭 411228)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观察

周运晖

(湖南省湘潭县中医院泌尿外科 ,湖南 湘潭 41122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西医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平均24 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24 h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平均每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下尿路症状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排尿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为代表的外科手术成为BPH临床治疗的“金标准”[2]。然而,TURP的应用在取得良好治疗价值的同时,其术后所合并的下尿路刺激症成为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良性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中关于良性BPH的诊断标准[2],均为行TURP后出现下尿路症状(尿急、尿频、尿痛、尿余沥、尿道灼热)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50~76岁,平均(65.3±5.6)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3±1.2)年。随机将本组64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

1.2方法:观察组32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①西医治疗:予以患者左旋氧氟沙星口服,0.2克/次,2次/天,疗程10~14 d。②中医治疗:选用逐瘀通淋汤方剂,方剂组成:滑石20 g,赤芍、瞿麦、当归、川芎、薏米各15 g,红花、桃仁、黄芪 、牛膝各12 g,琥珀粉3 g。水煎服,1剂/天,分早晚两次服用,疗程7 d。对照组32例患者行单纯的西医治疗,治疗方案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治疗效果:治疗14 d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治愈:尿急、尿频、尿痛、尿余沥、尿道灼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各项体征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征检查显著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体征检查有所恢复;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分别对2组患者的如下指标进行监测并观察:①24 h排尿次数。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的排尿次数进行统计并比较。②每次排尿量。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每次排尿量进行统计并比较。③最大尿流率(Qmax)。参照周德新等[3]文献中规定的方法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进行统计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治疗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2.2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患者的平均24 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24 h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每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32) 对照组(n<32)24 h排尿次数(次) 治疗前 13.26±5.24 12.73±4.92治疗后 7.12±2.16 10.55±3.17每次排尿量(mL) 治疗前 135.25±21.24 132.81±20.53治疗后 276.37±43.25 231.28±32.64最大尿流率(Qmax) (mL/s) 治疗前 12.15±5.36 12.08±5.29治疗后 19.27±4.35 15.74±3.72

3 讨 论

下尿路刺激症状是BPH患者行TURP治疗后出现的较普遍、较突出的早期症状,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Foley氏导尿管刺激而引起的逆行感染所致;二是因手术操作对患者膀胱损害而引发逼尿肌功能障碍所致[4]。目前,该症状的临床治疗以西医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虽有症状缓解的效果,但迁延难愈,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学上,该病属“淋证”范畴,气滞血瘀、湿热之邪内侵为其主要病机,治则化瘀通淋、祛湿行气[5]。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行逐瘀通淋汤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逐瘀通淋汤中,滑石利尿通淋,清热祛湿;赤芍、瞿麦行瘀止痛,凉血消肿;当归、桃仁补血和血;川芎、薏米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红花祛淤止痛;黄芪利水消肿;牛膝利尿通淋;琥珀粉散瘀止血、利水通淋。诸药合用,共奏化瘀通淋、祛湿行气之效。在西医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该方剂治疗,不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还能发挥调节气血的功效,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24 h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平均每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逐瘀通淋汤方剂在发挥利湿、通淋、活血、化瘀的作用的基础上,可起到走膀胱行水,逐膀胱邪热的功效,且对创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对术后前列腺窝有收缩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减轻下尿路刺激症状。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王明琼.逐瘀通淋汤结合抗生素治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下尿路症状患者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614-1615.

[2]徐冬冬.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3):153.

[3]周德新,罗利文,王俏华,等.尿流率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7,37(2):91-92.

[4]阎应禄.逐瘀通淋汤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65-167.

[5]赵明川,刘玉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症原因分析[J].人民军医,2012,(S1):18-20.

R699

B

1671-8194(2015)19-0208-02

猜你喜欢

尿流率尿路西医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尿动力检测中尿道测压管对尿流率的影响
四子甲芪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