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刺激不留针针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2015-10-24王明礼段晓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腓总足趾肌电图

王明礼 段晓英 徐 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强刺激不留针针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王明礼段晓英徐 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目的 观察强刺激不留针针法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为两组,分别为强刺激不留针治疗组与口服弥可保(甲钴胺片)药物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每组患者肌电图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评分。结果强刺激不留针针法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恢复情况,其肌电图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刺激不留针针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疗效肯定。

腓总神经损伤;强刺激不留针;肌电图

腓总神经损伤是下肢常见的神经损伤。腓总神经为混合神经,损伤后引起足下垂,踝关节不能背伸,足趾不能伸直和背伸,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消失,严重者还可出现马蹄足内翻畸形。腓总神经损伤后,可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常可留下永久的后遗症[1]。现阶段,针对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多以理疗及营养神经类的药物为主,疗效不是很显著。中医特色的针灸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上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均为该院针灸科、康复科、骨科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强刺激不留针治疗组、弥可保(甲钴胺片)药物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3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有关痿症的中医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1.2.1强刺激不留针针刺治疗组。取穴:环跳、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太冲(均为患侧)。方法:采用3寸28号毫针,对以上五个穴位施行针刺,针刺入穴位后运用提插、捻转手法行针促进得气,得气后方可出针。本法要求,环跳穴的针感要以向下肢放散,即达到瞬间的放电感一直传导至足及足趾为度;足三里的针感以麻胀感为主,并沿着足阳明经循行路一直向下传导至脚踝;其他三个穴位的针感为局部酸胀或胀痛为宜。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1.2.2弥可保(甲钴胺片)药物对照组弥可保(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口服,(0.5mg)1片/次,3次/天。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肌电图指标。

1.3观察指标

1.3.1肌电图测试:肌电图(EMG)检测应用NeuroCare-C/D/E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以腓总神经腘窝段为主检测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肌肉复合电位(CMAP)波幅,以及潜伏期。

1.3.2症状改善评分:自拟评分标准[3],肌力5级,踝关节及足趾活动自如,4分;肌力4级,踝关节及足趾活动良好,皮肤感觉恢复不够完全,3分;肌力3级,踝关节及足趾活动尚可,皮肤感觉恢复不明显,

2分;踝关节,足趾活动太皮肤感觉无明显恢复,1分。

1.4统计学方法:全部资料用SPSS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对肌电图的影响:6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传导测定的统计学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传导测定结果比较()

表1 两组神经传导测定结果比较()

注: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P<0.05

治疗前 治疗后MCV(m/s) 治疗组 28.62±3.64 47.51±3.68①对照组 29.30±4.28 41.23±3.14①②CMAP波幅(mV) 治疗组 1.03±2.61 4.76±2.01①对照组 1.05±2.87 3.57±2.15①②潜伏期(ms) 治疗组 4.5±1.56 4.2±2.16对照组 4.3±2.01 4.4±1.54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MCV与CMAP波幅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高,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中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腓总神经潜伏期的绝大多数无异常,故治疗治疗前后数值统计无差异(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1.93 ±2.17),治疗后为(3.78±2.71),对照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2.08 ±2.03),治疗后为(3.62±2.98)。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改善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祖国医学中,腓总神经损伤属痿症范畴,现代医家多认为本病系筋骨损伤,血瘀气滞所致。故本法第一取穴上少而精,多取用的是病损区域所涉及的穴位;第二手法独特,采用强刺激不留针针法,快速有效激发经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本法所采用的针法针感强烈,而且还能使这种强烈的针感有效地传达至病所,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区别于传统的针刺治疗方法,此法取穴少,可减轻患者痛苦。针感强,疗效好,见效快。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在本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腓总神经各段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有较大的区别,并且与年龄段的不同有关,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及研究中应严格分组,并对腓总神经各段均做检测,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细化数据,得到更加科学的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本法治疗的确切性与科学性。

[1]刘煊文.21例腓总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07,28(3):2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1辑.1993.

[3]杨晓黎,陈金亮,周顺林.从奇经络脉治疗创伤性坐骨神经、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2):3133-3134.

R277.7

B

1671-8194(2015)19-0194-01

吉林省中医中药管理局科技项目(2012-138)

猜你喜欢

腓总足趾肌电图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1 例*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足趾分解移植修复多手指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跷“二郎腿”导致瘸腿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