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与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2015-10-24金春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回顾性前列腺癌前列腺

金春雪

(松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吉林 松原 138001)

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与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金春雪

(松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吉林 松原 138001)

目的 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与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膀胱前列腺切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发现前列腺癌的情况。结果经过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现了前列腺偶发癌,20例前列腺偶发癌患者中有17例局限在前列腺内分期为pT2,分期为pT3有3例。对患者进行Gleason score评分,<7分的有12例,等于7分的为6例,>7分的为2例。结论通过对行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前列腺偶发癌大多局限于前列腺内且Gleason score评分大多≤7分,在临床诊断时充分了解患者情况能提高检出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膀胱;前列腺偶发癌;临床病理

膀胱前列腺切除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1]。前列腺偶发癌是指的患者在前列腺临床检查时没有出现明显肿瘤,并且在触诊或者影像学检查均未检查出异常的情况,而在非前列腺癌而进行手术的标本中,组织学检查偶然发现的前列腺癌情况[2]。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膀胱前列腺切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前列腺偶发癌大多局限于前列腺内且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偶发癌≤7分,而在临床诊断时充分了解患者情况能提高检出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膀胱前列腺切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发现前列腺癌的情况。100例患者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67.85±2.44)岁。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发现前列腺癌的情况。对所有入选的患者组织学报告进行重新的确认,并且去除术前怀疑前列腺癌病例。回顾并查阅入选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资料里包括了患者的年龄、前列腺偶发癌组织学特点、切缘情况和膀胱肿瘤组织学特点。在前列腺组织全部取材,组织块厚为4 mm。肿瘤的分期根据2002年的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ontrol Cancer(UICC)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肿瘤的分级及评分全部依据2004年的WHO分级系统及修正后的Gleason score评分系统。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定义为Gleason score等于或高于pT3。

1.3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本组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现了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为20.00%。20例前列腺偶发癌患者中有17例(85.00%)局限在前列腺内分期为pT2以内的,分期为pT3有3例(15.00%)。通过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偶发癌,采用Gleason score对20例患者进行评分,<7分的有12例(60.00%),等于7分的为6例(30.00%),>7分的为2例(10.00%)。见表1。

3 讨 论

膀胱癌伴发前列腺腺癌主要包括了伴发临床期前列腺腺癌和前列腺腺偶发癌两种[3]。前列腺偶发癌是指的患者在前列腺临床检查时没有出现明显肿瘤,并且在触诊或者影像学检查均未检查出异常的情况,而在非前列腺癌而进行手术的标本中,组织学检查偶然发现的前列腺癌情况。前列腺偶发癌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并不少见,各研究的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都不相同。通过各类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要远远低于欧美国家[4]。

表1 患者前列腺偶发癌的病理特点(n<20)

在本次研究中对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以往的研究中提到取材组织块厚度也会影响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之前某研究中的前列腺组织块均为厚切片(约10 mm);Moutzouris等研究中组织块厚度5 mm,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为26.95%;Abbas等研究的组织块厚度2~3 mm,报道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为45.00%;Alsinnawi等研究中组织块厚度4 mm,IPCa发生率为32.50%。而本研究常规将前列腺组织全部取材,组织块厚度4 mm,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为20.00%,该结果也支持了厚度与发生率相关的假设。其实大多数的前列腺偶发癌因为累及范围边角小、肿瘤数量不多,导致了Gleason score分级评分较低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在本次研究而结果中检测出来20例患者为前列腺偶发癌,而在20例患者中大部分前列腺偶发癌是处于前列腺内的,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出现。同时,对于该类患者,膀胱癌的分级、分期以及患者年龄也是属于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通过对行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前列腺偶发癌大多局限于前列腺内且且Gleason score评分大多≤7分,在临床诊断时充分了解患者情况能提高检出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沈棋,胡帅,李峻,等.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4):515-518.

[2]张慧芝,王朝夫.偶发性前列腺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2):144-146.

[3]张学琴,王霄英,陆健,等.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R波谱代谢特征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12):1777-1780.

[4]陈馨,郭晓,白志强,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前列腺偶发癌42例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8):847-849.

R737.25

B

1671-8194(2015)19-0167-01

猜你喜欢

回顾性前列腺癌前列腺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喝一次大酒,重伤一次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