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2015-10-21原婷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探讨水利工程技术

原婷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且对技术能力要求很高的工程项目。水利工程的质量好坏,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成功与否那么简单,其质量的好坏还与老百姓以及国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针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前言

水利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技术是整个水利工程中的基础,因此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把控好基础施工以及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各种讨论和分析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现代新技术概述

1、技术含量得到较大关注

在国内,水利水电建设始终彰显着人的力量,大多以密集的劳动力建设工程为主,新技术的应用比较少见。人员的技术掌握力度始终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关注点,人员掌握知识要全面,要懂得创新,能全面认识科技的重要性。

2、传统施工技术也不可忽视

预应力锚固在工程施工中有非常巨大的潜能,其关注度比较高。立足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创新的代表,有较高的技术指标。此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兴起时间不长,但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工程建设中,不能一味的求技术的新,还应该往后看,创新传统施工技术。

3、环境保护应当是新技术产生利用的重要关注点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被快速提升,各种环境污染、破坏时刻威协着人类生存。新技术的重要特点应当是满足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特点。不仅在预测建设后的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是否能降低环境污染。自然环境受原有施工方式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被污染环境很难恢复。为此,环保应当是施工技术的首要立足点,做到不破坏、不污染。

二、堆石混凝土新技术

1、原理

堆石混凝土技术主要融合了高流动性和抗分离性能等特性,能够在粒径相对较大的块石中选取充填混凝土而产生的混凝土堆石体。和以往的混凝土施工想比较而言,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其目前已普遍运用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过两个重要内容。第一,一定要将粒径相对较大的块石置于仓内形成含有空隙的堆石体中; 第二,必须将自密实的混凝土浇至堆石体的上方,可是由于混凝土存在抗离析和高流动等特性,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导致堆石体的空隙被完全填满,从而产生一个整体。

2、堆石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堆石混凝土的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密实性,拥有良好的坑裂性能,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周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其还适合运用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加强混凝土的稳定性。目前,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时,堆石混凝土主要运用在大坝等一些大体积混凝土中。随着此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如今堆石混凝土技术不但可以运用在大坝施工中,还可以运用在铁路和港口等多种领域中。

三、新技术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1、联锁块混凝土软体排护坡新技术的应用

某市郊的灌区高干渠,灌溉面积0.69万km2,且承担5个水厂供水和防洪排涝任务。因建成时间久远,污染、淤积渗漏情况多见,有必要做改造整治工作。在施工时,因城市供水需要不可停水,只能白天降低水位,晚上抬高水位供水,施工难度大、作业量多、水下作业十分常见。另外施工场所人流量多,需要做好防护安全工作,为此,进行安装隔离网临时防护,从而保证生产安全。软体排分预制、吊装两部分概述。

预制:首先需进行预制场地的选择,场内能满足生产、工人生活、料场及半成品堆放的功能要求,以及交通要求。施工图纸研究也很关键,经过比对,我们针对原设计的混凝土标号及丙纶绳强度等级低等原因,提请设计进行了高等级的替代,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浇筑时,先定制数个钢模架,布置好预埋丙纶强,放在有排水措施、坚实平整的台座面上,浇筑混凝土按常规方法进行,并及时进行浇水养护。拆模后分堆式储放,养护后的混凝土预制试块要超过半月,然后才能运装,以免损坏半成品。

吊装:在渠道边坡修整及土工膜铺设完成后,组织运输机械及吊机进场,人工配合装车、吊装至工作面。下放要小心,避免损坏及安装不到位。沉放软体排时,由下游向上游逐排铺设,以丙纶绳将软体排与底部的土工布、上部的预埋铁件系牢,人工调整边坡平整度。

2、低弹模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某水库工程中的应用

某水库正常水库蓄水位是62.0 m,控制了79.6 km2的坝址上游流域,库容5 786m3,职能为供水、防洪、灌溉。施工平台为拆除的大坝迎水侧坝体到57.0m的高程,低弹模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主要在低于57.0 m的高程下进行垂直防渗,帷幕灌浆加固则在山体、坝基与坝肩进行,并做护坡、坝体回填与修复坝顶处理。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墙体采用抓斗开槽造混凝土而成,主要的施工技术要求:28 d抗压强度>5 MPa,抗拉强度≥0.9 MPa,弹性模量5 000 MPa≥E≥3 000 MPa墙体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总体施工方案为“钻抓法”造孔成槽,“抽筒法”出渣;成槽后采用“抽桶换浆法”置换泥浆清孔;混凝土搅拌楼拌制混凝土;泥浆下直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采用“接头管”法进行槽段连接。在施工开始前,要进行成墙实验,槽段要超过3 m,以对技术工艺、设备与地质资料做核对。且应提早进行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及配置方法试验,若与设计要求违背,应适当做技术参数调整,再次实验。

施工方法:测量放样法,地面导线点设置于放样点,借鉴交接平面记录,场地内由全站仪引入控制点,得到地面导线坐标。高程交接桩,施工场地的高程引入由水准仪进行;造孔要把握槽孔长与宽,考虑施工部位、浇筑混凝土能力、地质条件,槽孔不可偏斜,槽孔孔壁不能有波浪形小墙、探头石、梅花孔;造孔深度要在结束单元时测量,如果孔深与设计相符,则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布置的施工平台应该无均匀性沉陷,宽度应满足施工需要,适合于重型设备和运输车辆行走;将排浆沟设置于下游侧平台,回收利用泥浆,在业主要求场地放置废渣、废浆;泥浆的作用在于冷卻钻头、冲洗孔底、稳定孔壁,以矿物鉴定、化学分析、物理实验法研究豁土、膨润土的数量、质量,确保清孔、造孔无碍;泥浆由快速回转的搅拌机制备,储浆池接收经过滤后的泥浆,翻动喷吹,以得到均匀效果好的泥浆。

3、水利监管平台软件在水库工程中的应用

该软件集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搜索引擎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形成了一个相互合作、相互参与的综合性系统,能通过利用网络科技手段针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调度、资金会签、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工程验收、内料资料等不同重点环节实施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个复杂性高,技术要求高的工程项目。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已经将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提高了一个台阶。从而在保障国家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获取更高利益。

参考文献

[1]曹树民,李春雨,刘树森.控制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几点看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6).

[2]黄坤.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6).

[3]辛辉.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J].北京农业,2014(9).

猜你喜欢

探讨水利工程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