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做好建设项目整体管理工作

2015-10-21吴永锋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质量

吴永锋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事业发展快,力度大。建设方作为项目的投资主体,其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新形势下的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要考虑的因素比原来更多,压力更大,更难统筹兼顾。在众多因素中,工程质量永远摆在工程建设的首要位置,要想让最后的工程质量良好,必须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管控力度以及与多方配合。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

一、造价管理

(一)反复论证建筑方案

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反复进行建筑方案的可行性确认,避免漏洞的产生。同时考虑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互相协调,根据建筑行业标准和建筑方经验,仔细编制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程序,在招投标文件中注重对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与审核。

(二)仔细编制施工投资计划

在造價程序确定后,建设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建设方要对投资进行跟踪,对每一次的工程进度批报严格审核,将进度申报单与实际工程量进行逐一比对,在工程每一项步骤开始前,制作好详尽的成本计划。进度单审批完毕之后,要对付款单逐一复核。

(三)增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进行中,尽量将每月工程支出,控制在计划造价范围内。尤其对单独计价和额外增加的工程量,进行重点审查与复核。对施工过程中因临时或特殊情况增加的工程量,有必要加强对技术变更事项的经济技术审查,并随着工程的推进,不断修正原有设计,随时把握造价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另外,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也应注重,应有专门人员,对已签订合同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保存。对合同的变更要及时更改记录,同时还要对合同定期审阅检查,防止因合同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使用偏差分析法控制项目造价

对项目的实际造价与计划造价之间、预计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完成造价的情况,重新预估造价总量。如果是相同时间范围内实际造价大于预计造价,则更要引起重视,找到造价超出预估值的原因。防止施工方一味追求高造价量,而刻意造假。不管造价总金额多少,都不应该影响工程质量。

二、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政策

业主是最终项目成果的使用者,也最为关注项目的使用功能、工期进展、投资、效益。项目管理的实施应该从策略的制定开始,一般情况下,项目管理政策的制定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性

监理的职业水平,是施工作业中各个专业细节质量的重要保障。建设单位在选择监理机构时,应有相对较高的招标要求,对其信誉度、资质严格考核。招标成功之后,与中标的机构签订合同。监理机构拥有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权力,为能保证监理机构能正确使用这项权力,要对其设置专门的激励机制与惩罚措施。监理方应认真审核施工方提供的质保方案,结合该工程的特点与施工企业的能力,对质保方案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建设单位要出席监理方展开的各种会议,及时了解施工动态,出现问题时积极主动地与施工方和监理方沟通接洽,使问题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保证施工进度,避免事态恶化升级。 施工单位是工程一线的建设者,施工方的专业技术水准与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方时,必须严格把投标单位的资质、背景、技术水平等。

(二)对施工指导性文件的审查

1.工程图纸的审查

工程图纸是工程项目法律文件,但在实际情况中,没有完美的图纸设计,每一份图纸中都会含有不同程度的疏忽纰漏,所以在项目开工之前,建设方就建筑使用功能是否有疑义对图纸自审,然后,施工方就施工技术是否有疑义对图纸审查,最后,监理方就建筑规范与经济指标合理与否对图纸审查。业主与合作方在单方分别审查完之后,召集三方一起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在开工之前,进行三方讨论,尽量将一切隐患消除在施工之前。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完成

施工单位依照图纸与合同要求中的,质量等级的确定,提出的具体施工指导文件,即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结算的依据,业主有责任与监理方一同审查,如人员、材料、机械的组织是否按要求进行,设备选择是否合理等,一旦这些方面安排不好,施工现场就会出现混乱、窝工、甚至伤亡的情况。

(三)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在招标前后,就应该把项目的规模、工期、资金来源编制在合同条款、招标文书中,建设方对自身的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评估,自查是否具备与项目管理规模向匹配的管理能力。 确定了施工方与监理方后,建设方要提高自身管理质量,措施如下:

1.禁止合同分包转包

承包方不可以私自将合同转包给其他方(不包括劳务分包),这种私自的转让,可能会使没有资质的分包队伍进入施工流程,对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2.加强对施工方监督

在开工之初,建设单位就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单位从工程开始至结束都应监督施工单位,是否遵循施工质量考核体系。为使施工单位自发自觉地提升工程质量,建设方可以设立激励机制,为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3.对施工质量体系的执行力度

建设单位要全方位多角度对施工企业进行监管,要在施工过程中将施工质量体系的要求贯彻在每一个环节里。

4.工程档案的搜集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直至项目完工,建设单位要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做好记录文件的搜集,项目完工时要负责收集施工方与监理方的工程文件档案,归档形成该项目完整的资料记录系统,方便业主对后期进行取证、评估。

三、建设单位的项目进度管理政策制定

(一)处理工程进度、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

进度、造价与质量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工程进度的加快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把控,而加大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会减缓进度。这对许多管理者来说有一定困惑,但事实上,同步加强对质量的控制能避免后期因质量问题带来的返工,其实也是对施工进度的潜在保障。对质量的把关,能让施工方与建设方更清楚工程造价的真正完成情况,并在质量监管的同时能更明确实际造价与预估造价的差异原因。进度、造价和质量三者之间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将三者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起来,是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

(二)建立管理架构

①建设单位自身得有专业的团队,完善的制度与工作模式,明确的管理目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②建设方不可能独自完成一个项目,在与各方合作的时候,要维护好多方关系,达成良好沟通交流,培养解决纠纷的能力,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③在多方合作的情况下,建设方要对各方之间的联系做一个工作计划,尤其要注重与施工所在地的相关政府机构的沟通联络。④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不可忽视对设计方的质量、技术检查,图纸是施工单位的工作源头和实施标准,不能在源头上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⑤招标施工单位、评标、签约这一过程包括了与分包、总包的合同签订,材料合同、租赁合同等的签订。⑥从工程开工前到工程结束,期间与政府部门的有关工作手续的办理,及相关工作的安排不容掉以轻心,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理解,保持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融洽,做好与政府机关衔接工作是多方需要。

结束语

探讨建设单位如何做好项目管理是十分有意义的,建设是城市的发展并经之路,为提升建设产品的质量,建设单位要严于律己,从工程的各方面监管,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项目运行管理工作庞大而繁杂,本文只粗略谈及一些心得。管理工作重要之处还在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希望每一个在建设项目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将项目管理的严肃性放在心头,从态度做起,把每一个项目的管理建设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方福林.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3,07:34.

[2]李洪桥.浅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J].城市建筑,2014,02:111.

猜你喜欢

建设单位工程质量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浅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措施讨论
建设单位修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从工程结算审计角度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
睡个好觉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