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生态化理念及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015-10-21郑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环保理念

郑义

【摘要】本文以生态道路的理念为基础,着重分析了道路生态设计的原则,以实际为出发点对进行了探讨生态化城市道路设计技术。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生态原则;环保理念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因此,道路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生态道路的理念

1、从规划角度考虑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必须加强城市生态规划,使城市规划“生态化”,要考虑到城市现在和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以使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在城市总体发展的战略和目标、重点资源时空分布、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市域生态分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调控单元划分。做好人口、城市开发强度、污染总量等的控制及环境功能区调查、生态补偿策略、生态重构方案等的工作。

具体到道路规划方面,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合理控制城市地块开发利用,结合现有生态环境考虑城市布局;控制城市交通有序发展,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框架;综合考虑道路总体框架、具体走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对道路进行正确定性,合理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在考虑交通的同时,考虑生态需要,适当增加道路两侧绿带宽度。

2、从设计角度考虑

在道路选线阶段,综合考虑道路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减少道路对现有环境的破坏、分割;合理地确定道路容量,在满足交通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增加道路绿化面积;尽量使用对现有环境影响小的材料。

道路线位应尽量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在不得不穿越时,应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穿越方法。应符合绿色交通要求,要合理地进行道路交通组织,确定道路通行容量,并尽量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等。应树立绿化带种植先于道路修建的观念,增加道路绿化面积,尽量使用原生物种,并应树立道路两侧绿化带种植要先于道路修建的观念。改进道路绿化带的排水设计方式,目前,道路绿化带的排水设计侧重于保护道路强度的要求,而忽略了生态设计,表现在有些设计对绿化带下部全幅铺设了土工布,这既限制了绿化带中绿化品种的选择,也影响了对地下水的补给。

3、从施工角度考虑

施工过程是对环境具体改变的开始,如果不合理组织,即使道路设计是生态型的,也会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应以牺牲他方的生态来达到自身生态的目的,而应遵循全过程生态的原则。

4、城市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

尽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要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符合人与车交通分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分道的要求。但传统的道路设计中因为用地限制及考虑不足,道路停车场及停车设施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停车需求,导致部分道路两侧都成为临时停车场,挤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使得城市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混行,造成了道路安全程度和通行能力的下降,使城市交通功能急剧下降,加剧了交通复杂化,增加了管理难度。

(二)、对行人、自行车慢行系统考虑不周

传统的道路设计特别是旧城区的城市道路,由于没有系统的路网规划及周边用地限制,道路横断面布设过于单调,对行人、自行车等慢行系统考虑不周,没有突出行人及自行车的路权。

(三)、道路附属设施未进行细致设计

公交停靠站大多沿路边设置,未考虑港湾式停靠站,公交车的进出站导致交通堵塞,影响机动车的通畅。由于缺乏系统的市政管网综合规划,市政管线需要多次开挖人行道埋设,反复铺筑导致交叉口盲道经常不对接或不连续。

三、道路生态设计的原则

1、地域性原则从生态位原理的角度看,每个城市所在地域都有不同于其它地域的生态因子组合和生态条件,这就造成各个地域生态位的差异,形成了纷繁多元的生态世界。应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立地等条件。根據本地域实际的生态情况,选择有利于本地域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自然是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合理的设计应与自然相结合而不是相抗衡。

2、延续性原则景观生态设计思想认为,城市是文化的博物馆,要把各种文化沉淀汇合,利用各种传统符号的拷贝,隐射历史的机理。要尊重城市过去发展与建设的历史,保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城市形象的窗口的城市道路景观因此也应该尊重延续性原则。

3、整体设计原则城市道路只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它本身并非一个完整的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休戚相关,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作用而存在发展。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应该将道路放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通盘考虑,考虑生态的连贯性保存和恢复生态系统。

四、生态化城市道路设计技术

1、环保路面设计技术

生态化城市道路设计中最常见的环保路面设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沥青路面技术,具有大孔隙率的特点,多在道路的上中层进行铺筑,具有降噪、吸声以及排水透气的作用,对于车辆产生的噪音能够进行有力的抑制。2.温拌沥青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添加降粘添加剂的方法对沥青的拌合易性进行有效的增加,能够减少染料使用,降低沥青加热温度,能够发挥很好的节能减排的功效。3.彩色沥青技术,通过彩色陶瓷粒或者是刷漆的方式,改变路面铺筑的颜色,一方面可以增加观赏性,另一方面能够降低路面吸热,增强路面反射热的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材料再次利用技术

在生态化城市道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材料再次利用技术主要针对废旧橡胶和废旧玻璃两种材料,既能够减少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够增强道路的使用寿命。通过废旧橡胶、沥青以及特殊的添加剂所构成的混合料,即具有橡胶的抗疲劳、抗低温、抗开裂的特点,还具有沥青的固定特点。还有利用废旧玻璃、沥青以及特殊添加剂组成的混合料,由于使用废旧玻璃渣代替了传统道路施工的石子的功能,虽然抗滑性能略不如前,不过反光性能显著增强,能够起到交通诱导的作用,这些利用材料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得到的产品更加有利于生态理念的贯彻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道路设计额进行。

2、环保设施建设

为了保证城市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我们在进行生态化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力度,对于城市道路环保设施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对于噪声的预防和治理方面,一般是通过采用具有隔离作用的物理屏障,达到吸收噪声或者反射噪声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减小噪声对道路周边的群众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另一个方面,在对城市道路的排水方面,对于道路水循环系统的设计应该根据城市的地域和条件因地制宜,首先建立成熟的排水系统,然后在考虑如何将水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可以考虑雨水除污利用或者回渗地下等手段完成对道路排水的处理。

五、结束语

总之,生态化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需要贯彻环保理念,结合生态原则,依托先进技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还要不断学习和创新设计体系,不仅保证道路使用人员的安全性,还要尽量提高道路使用人员的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吴海俊,胡松等.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交通,2011

[2]曾庆红,杨桥艳.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方向[J].保山师专学报,2011

猜你喜欢

环保理念
浅谈环保理念下的内河航道疏浚工程
关于环保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与渗透
如何将环保理念渗入化学课堂
浅谈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有效运用
试述环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
品牌认同与绿色营销的关系研究
研究环保理念在湿法冶金中的体现
初中英语课中环保理念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