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重要性研讨

2015-10-21陈洁丽杨晓黄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探讨施工技术

陈洁丽 杨晓黄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公路施工质量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行车速度的提高,公路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荷载不断增大,使得现代交通对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质量问题易导致路面早期出现龟裂、沉陷、翻浆等病害,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加大了养护成本。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使路基达到坚实而稳定,可为路面结构承受长期荷载作用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一、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

1.1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设备,以上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1.2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详细了解各段的填、挖情况,地质情况,填、挖土质和调配情况,对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及时上报监理,妥善处理。

1.3 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地表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必须予以清除,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1.4 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工程监理和施工质量自检人员应认真监督;其次,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路基填料确定前,需进行土质分析、CBR值、标准击实等试验,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再则,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

1.5 填石路基与地形连绵起伏路段路基施工,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或将土工隔栅(土布)水平分层布置在填石路堤内,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

1.6 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帮宽。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好含水量,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压实度检测每层1000m2(不足1000m2 按1000m2计)不少于2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选择好压实设备,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效果较好。

1.7 路堑施工要保证排水畅通,对上坡施工时,应注意确保坡体的稳定性,避免欠挖或超挖现象发生。石方爆破尽量采用中小炮,光面爆破的方法,避免大规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积过大,坡体失稳,机械开挖时,边坡应配以平地机或人工修整。

1.8 路基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路基能經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1.9 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工后,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和养生。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面上施工。防护工程的砂浆、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随拌随用,并注重做好养生。

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数据不够完整,其深度和广度达不到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施工技术数据不完整,不达标具体体现在:一些公路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资料中的一些工序品质评定表填写的不够规范,某些项目的具体施工要求存在偏差甚至被忽视;还有些就将单位元工程质量评定数据和单位元工程质量核定数据混淆;还有的根本就没有混凝土强度和砂浆强度的评定数据等等。施工单位若按照这样施工技术数据进行施工,公路的质量根本就得不到保障。

2.2技术数据不够真实,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技术数据的弄虚作假主要体现在工序质量等级的评定上。对工序质量进行的相关检验通常都是在施工班组自检的前提下,组织人员常常是项目部的施工员和质检员,按照工序质量的评定表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来进行工序质量等级的评定。但是大多施工单位却将这一关键环节忽略,没有按照工程施工技术的实况来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而是弄虚作假,导致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

2.3对公路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意识落后

成本管理意识就是指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施工的成本降到最低的水平并且要始终保持在最低的水平上。每个施工单位、施工团队都有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各行业都进入到单位产品利润微薄的时期,当然施工单位也不例外,所以应该不断优化和提高施工团队的成本管理意识。举个例子来说,有很多的施工单位和公司的资质相当高,其内部都有很多的专业从事管理的人员。但是由于管理层地成本管理意识落后,故在一些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筹备过程中,在一些对施工技术要求不高的局部建设工作,采取临时雇佣施工人员,并且这些施工人员通常都不是专业人员,还会因一些工期紧、成本高的原因不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应的上岗培训,导致这些工作人员不能将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掌握好,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窝工、怠工的现象。

还有的施工单位对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落后,不能依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导致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不够等状况。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使自己不亏损,就会降低施工的标准,使得施工技术不过关,导致施工不达标。

三、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3.1公路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3.1.1施工技术准备的内容

施工技术准备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资料的交接,设计交桩以及导线点复测,现场核对设计文件,建立项目实验室并提前做好先期的工程试验以及配合比的相关工作,为需要提前进场的重要材料以及设备提供有关的技术参数、质量要求与进场的时间等,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方案等,按业主以及上级机关和工程的具体情况配备项目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有关的技术参考资料等,开工前的技术培训以及学习等。

3.1.2工程资料的交接

工程资料的交接交接的主要内容是在工程中标后,应会同上级的有关主管部门及时进行工程资料的交接,所需交接的资料包括投标期间的现场考察技术资料、投标的答疑资料、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中标通知书、与业主签订的协议等。

综上所述:从目前我国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还通过公路路基基底处理技术的具体施工例子来说明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了要想将公路建设事业做好,就应将施工工作做好,就需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这也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单位的重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才能避免在后期使用中出现问题,才能使我国公路道路事业获得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之强.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2]陈重.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探讨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