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路基强夯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015-10-21殷康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应用

殷康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公路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路工程项目不断地增多以及规模不断地扩大。由于公路路基承载着公路所有的压力,且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整体性,这就需要对路基进行加固的处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强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节约了施工成本,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路基强夯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运用,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本文将对路基强夯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加以阐述,以此使公路更好的服务于人们。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强夯技术;质量;应用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公路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且公路建设的质量受到了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强夯技术作为公路路基加固施工中重要施工措施,主要适用于一些沙土、砾类土以及低饱和度的粘质土、粉质土中。但是,在公路的实际施工中,强夯技术的使用时间较晚,并且缺乏施工的经验,所以,就要求施工人员加强自身技术知识的学习,加强施工灰量的监管。

一、公路路基加固施工中的强夯技术的优点

1.强夯技术的适用范围广。强夯技术除了在纯沙土中不能使用之外,能够适用于其他土质,其中包括碎石土、粗粒土、细粒土等。强夯技术不仅仅适用于零填路基、低填路基的控方路基方式,还适用于高填路基。强夯技术能够适用于部分软土地基以及基底处理。强夯技术特别适用于公路路基的加宽施工,其能够与旧公路进行完好的连接,不会产生裂缝。

2.均匀性好。采用强夯施工技术的公路路基的运行性非常好,这主要是因为夯锤的质量是固定的,并且夯锤的提升高度、下降速度以及产生的动能都是相同的,因此不论强夯点怎样布置,通过准确的试夯都能够保证公路路基的均匀性,不至于出现下沉的问题。

3.强夯施工的投资成本低、施工速度快。强夯施工技术只采用了少量的机械设备,在造价方面,强夯施工技术并不需要其他的辅助建材,与采用压路机压实施工相比,投入的成本相对较少。强夯技术夯击土层的厚度比压实机械分层压实的厚度高的多,因此强夯施工消耗的时间相对较少,强夯施工的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强夯技术是一种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二、强夯法的施工工艺

2.1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将定位放线工作得到落实。

(2)有效对施工方案和强夯施工参数进行有效确定。

(3)开展施工机械的维修工作,并对足够的材料和易损件进行储备。

(4)项目经理部的建设,使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工作统一做好。

2.2施工方法

(1)运用履带吊车开展强夯施工,配置支架、圆台形铸钢锤及自动脱钩器的呢过强夯机组,与设计要求相结合,对处理区有序对夯点、夯击遍数及每点基数等夯击工作进行操作。在每台夯击机组内对1名吊车司机进行配备,并配备3~4名起重工人,主要负责强夯施工作业。其次,还需要对1台水平仪、1名测量记录员进行设置。在开展夯击施工中,需要对每个夯点的每夯击沉量进行有效观测,使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得到严格控制,从而与相关要求相符。如实将观测内容记录至布置图和强夯施工记录纸上。

(2)夯击施工作业

运用夯击法对强夯点进行夯击施工,在完成打设夯点之后,应运用推土机对夯坑实施回填,并进行场地平整处理,最后开展1~2遍满夯操作即可。

(3)具体的强夯施工方法

施工场地的清理和平整,将每一遍夯点的位置标出,并对场地的实际标高进行准确测量,在强夯机就位以后,应将夯锤和夯点位置保持在对称效果,将夯前锤顶高度进行准确测量。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位置,在夯锤脱钩完成自由下落之后,即可将吊钩放下,将锤顶标高准确测量出来,若由于坑底倾斜导致斜锤出现歪斜问题时,应用土对坑底进行找平,通过对上述步骤的重复操作,并结合要求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高,使一个夯点的夯击作业得到顺利完成。运用该方法能够将全部夯点的夯击工作进行依次完成,由推土机完成夯坑填平工作,并将场地的高程进行准确测量。在要求的间隔时间内,应按照上述要求,将全部夯击施工工序顺利完成。最后调整至低能量开展满夯施工,有效夯实场地表层松土,并将夯后场地的高程进行准确测量出即可。

2.3施工技术要点

(1)与现场试夯的效果相结合,使强夯施工技术中的各项参数得到有效确定。同时还需要对强夯范围内地下建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标高和位置进行和准确查明,并运用有效地防护方法,避免由于强夯施工造成损坏的现象产生。

(2)起重机行走和夯击过程中,“顺向走车,横向夯击、上坡锤前、下坡锤后”是夯锤和其中设备之间最为有利的位置。其中,“顺向走车”就是在设备吊锤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行走路线的中心线位置上。“横向夯锤”则是在夯击施工过程中,其中壁轴线垂直于履带板中心。“上坡锤前”主要是在设备行走的过程中,其中设备的夯锤始终处于行走方向的前端位置。“下坡锤后”就是在起重设备下坡行走的过程中,夯锤位于方向盘的后方位置。

(3)夯击施工中,强夯参数的确定需要结合试验和设计要求,将落锤保持在平稳状,且要求夯位准确,及时清除夯击坑内积存的多余水分。若坑底的含水量过大,则需要采用砂石进行铺设施工,并对其进行夯击和处理作业。在完成每一遍夯击施工之后,都应在夯击坑内运用新土或周围土实施回填,完成施工后即可对下一遍夯击处理进行作业。

三、强夯技术的质量控制

1.在夯击施工之前,应运用钢尺准确检查夯锤重和落距,确保单击夯击能量满足设计要求,将每个夯点的夯击数作为强夯施工的控制标准,将每点夯击数的最后两击下沉量保持在5cm以下作为标准。

2.强夯施工中时常会有夯点放线错误的问题出现。所以,在每次夯击施工之前,都需要复核夯点的放线施工,完成夯击施工之后,即可对夯坑的实际位置进行有效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漏夯或偏差时,即可开展及时纠正处理。

3.由于加固施工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存在,因此应对放线进度及落锤位置进行严格控制。在主夯和副夯前,运用碎石开展厚度为40cm的垫层铺设,对夯击能的均匀传递产生有利作用。

4.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个夯击点的沉降量进行检测,水平仪是必不可少的操作设备。当水平仪接近夯击点时,需要准确确定出夯击对水平仪造成的影响,通过全站仪开展对比观测工作,通过分析结果,若水平仪和夯击点有15~20m存在时,夯击震动会产生较小影响,符合观测进度的实际要求。

5.施工排水工作的关注,特别是在雨季状况下进行作业时,必须要求夯坑和夯击场地内存在的积水得到及时排出。

结束语:

近年来,路基强夯技术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地基的强夯,可以消除新老路基结合所产生的滑移、下沉等病害。在實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不断进行施工技术的探索和总结施工经验,还应对强夯技术参数进行掌握。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路基强夯技术的工具,根据施工设计的方案和施工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此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铁辉邦.强夯法在道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0(1).

[2]于海宝.强夯法处理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0(11).

[3]陈华生.公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0(14).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质量应用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