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5-10-21吴丽萍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启发性问题情境初中语文

吴丽萍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究型转变”,而一切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起源,都是问题,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良好实践和落实。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情境;悬念性;启发性

下面,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对初中语文问题情境的创设做两点简单的陈述。

一、创设悬念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急切和期待的心理。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向学生提问题时我们应使其具有悬念性,从而唤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致。

如在学《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那些在田间生产劳作的农民,根据天上的云的形状就能知道是什么天气,比如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刮风,什么时候是晴天,什么时候是阴天等,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根据云的形状判断出天气阴晴的呢?什么形状的云又预示着怎样的天气?你们想知道吗?”“想!”学生声音洪亮地答道,而且满脸期待。这样,我通过向学生提出具有悬念性的问题,进而以最快的速度导入。

二、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对这些文章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如在学《致女儿的信》这篇课文时,上课一开始,我作了如下设计:我面对学生说道:“自古以来,爱情都是人们传唱不衰的话题,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說‘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那么,现在正值花季的你们,知道爱情的真谛是什么吗?到底什么才算是爱情?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从这篇课文中,你能得到一些启示。”这样,我通过给学生提出与课文主题相关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会迅速投入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和学习中。

总之,身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掌握各种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进行合理性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刘义民.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

?誗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启发性问题情境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