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养成“悟”的习惯

2015-10-21张荣光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读图要素方向

张荣光

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高效课堂不再是满堂灌,填鸭式。 高效的课堂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而这学习不是盲目的,是有的方矢。我认为学习过程是悟的过程,只有悟出的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悟出的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记,悟更易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悟不是凭空出现的,更不是胡思乱想。养成悟的习惯尤其重要。

一、悟需要地理语言

高效课堂注重小组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归纳结果。归纳的内容地理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用地理语言(专业术语),用地理语言进行归纳显得有方向,更易找到探究的方向,显得学生归纳的水平较“专业”。更易对问题产生“悟”。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抽象的。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用地理语言,用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例如学习某国或地区的地理时,引导学生归纳区域地理知识时,使用地理语言,如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进行学习归纳。又如平时教学中学生经常说这个地方的下雨多,那个地方下雨少。作为地理教师引导学生用地理语言纠正学生的说法。应说年降水量多,年降水量少。有了地理语言更易自主学习,悟出地理的“道道”。学生展示归纳的成果时,学生就会用地理语言进行展示,展示显得学生更具有专业性。能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二、悟需要地理方向

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而在学习中不能盲目瞎看,盲目学习。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学不到知识,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更谈不上高效。为了悟,作为教师必须给学生确定悟的地理方向。方向是具体的,难度适中,可操作的,学生可探究的。例如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出此问题时,让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分析问题可不能盲目的,胡思乱想。为了能悟出此关系,地理老师引导学生确定悟的方向,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学生有了悟的方向,学生可以迅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有利于养成此学习方法,有利于悟习惯的养成。

三、悟需要地理思考

学生悟的过程就是地理思考的过程,学生的思考也不能胡思乱想,这样的思考没有效果,不利于解决地理问题。作为地理老师引导学生会地理思考,掌握规律,更易达到悟。地理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理现象的背后离不开地理规律,离不开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性。思考过程理清有那些地理要素,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各要素之间是否相互影响。有这种思考方法更利于达到悟。例如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引导学生罗列出影响畜牧业的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等方面。罗列了地理要素后,让学生去思考各要素之间是否有联系,要素是怎样影响畜牧业的。学习中要惯用地理思考,让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有了地理思考更易让学生悟出地理的“道道”。学生更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悟需要地理读图

地理图像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地理學习离不开地图,学生悟的过程更要重视读图,让学生养成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习惯,及利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有了读图的习惯更易让学生养成悟的习惯。例如美国的领土组成、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等。引导学生通过美国地图来展示悟的成果。图文并茂更让学生接受,更显得学生专业。读图更易让学生产生悟。

如果养成悟的习惯,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更易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读图要素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改变颜色和方向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位置与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