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蓄正能量 传播正能量

2015-10-21骆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积蓄能量老师

骆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民教师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孩子们健康人生的引路人。“传道”是教师第一位的工作,人民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责任。传什么“道”呢?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传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正能量!

第一,教师要传播正能量,首要的是自身积蓄着正能量。

积蓄正能量,要求我们坚持理想信念。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我们责任重大,二十年后我们的国家靠着今天的孩子们来建设、支撑。我们作为教师,要有职业荣誉感。切实坚持为人民育人、为祖国育人的理想,切实坚实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为孩子们服务的信念。对此,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有切身的体会,他说:“一个当老师的,牢牢地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这个观念我说了二十来年了。我觉得,我自己能够做成一点事情,最要紧的还是这种出发点。”我们赞同习近平主席的观点——“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

积蓄正能量,要求我们敬畏道德良知。所谓“为人师表”,是说教师是孩子们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们,教师对事物的是非曲直、善恶得失的判断都会影响到孩子们对事物的判断上。所以,我们应该敬畏道德良知,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人格、品格传授给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良好道德的人能够胜任教师这一职业。

积蓄正能量,要求我们提升知识素质。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工作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孩子们、家长们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一门容量是150名学生的课程,在选课网上会有3000多名学生“争抢”,他们抢的是浙江大学苏德矿老师的微积分课。“他是你严格递增的函数,你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一天比一天美好,希望你们的爱情像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苏德矿老师用丰富的生活哲学解读枯燥的数学,把微积分讲得栩栩如生。作为教师,我们知识功底要扎实、还要广博,教学能力要过硬、教学态度要勤勉、教学方法要科学。符合这个要求,我们要坚持继续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就是要求作为教书的始终处于学习状态,提升知识素养。

积蓄正能量,要求我们守护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孩子,孩子才能亲近我们、相信我们,这是真理。有爱才有责任。老师的责任心有多大,孩子们的天地就有多大。“化缘校长”莫振高,30多年时间里用自己微博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元善款支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莫爸爸”。作为教师,应该杜绝冷漠。特别应该对弱者、后进生多点关心。许多优秀教师也正是这样做到。

第二,人民教师的职责决定了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向孩子们积极传播正能量。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精选的,其内容都是向孩子们传播正能量的好媒介,而且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好效果。对孩子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例如,《散步》一文中描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之爱,我让学生们自导自演课本剧,让他们在编排和表演中去品味家庭温暖,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责任。在讲《论语》时,同学们读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时,我就引导他们反观下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诚信待人。当然好的教材需要好的教师来讲授,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发挥教材的功能,才能用发自肺腑的真情感染学生。

我们要在实踐活动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结合相关的内容向孩子们传播正能量,势必会大大提升教育的效果,这种效果绝对比说教式的教育来得有效、来得深刻。比如南京一中学的爱党爱国教育是放在一次实践活动中的。他们放手让孩子们做一次调研,采访社区里80岁以上的老人,请老人们谈谈对新旧社会的认识,到市档案馆查阅南京解放前经济数据,与今天的相关数据作比较。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一句说教,孩子们却都认识了党的伟大、祖国的新生。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正能量。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我们正能量的传播,应该在于无声处,如水般化在日常生活里,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有着56年教龄,清华大学第一位女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平时不乘电梯,不开空调,她让学生们感知什么是环保。日常生活发生的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具有教育价值。善的、高尚的自不必说,恶的也同样具有教育价值。恶的能够促使人们反思、比照善的,了解与体验何为善、何为恶。只有真切地体验到恶,人才能在内心深处拒斥恶,向往善,离开了恶的德育,孩子们犹如温室之花,很难在现实中成长。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正能量。

当今社会五彩斑斓、媒体发达,生活中既充满着正面的信息,也有负面的信息。由于媒体的功利性,总倾向于报道异乎寻常的负面新闻,比如老人摔倒无人理睬,别人东西散落一地旁人一哄而上进行哄抢之类的新闻充斥媒体。孩子年龄小,“三观”尚在形成中,辨别能力差,需要我们正确引导。

正能量是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希望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能量”的体现,社会需要正能量,时代呼唤正能量。作为教师,我们要积蓄正能量、传播正能量,为“中国梦”奉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积蓄能量老师
自然之源
正能量
我的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正能量描绘词
正能量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