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015-10-21张小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课堂教学课堂

张小红

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广大教师要由“讲师”变成“导师”,使“课堂”变为“学堂”。那么教师怎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使之乐学、爱学、会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是值得每位地理教师深入探讨的新问题,在这里,我仅针对所任教的地理学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这是新课改所要求的转变之一,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由之路。

据此,教师作为地理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重新确定地位,转变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驾驭课堂教学成为指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导演”。通过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的师动生静,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活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路人。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主要途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在人的学习中,技能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立精神,养成学生自探习惯,铸就学生自强意志是教师的真本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固有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学习地理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

三、发挥地理学科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感到学得有趣,即产生了學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相关。从地理知识本身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学科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间接兴趣不足的欠缺。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注意发挥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嵌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一节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二战期间,英军巧妙利用西欧地区天气变化由西向东发展的规律,不仅成功躲避了德国法西斯的空袭,还用大雾作掩护对德军进行反击,使德军损失惨重的小故事。这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间的非学习状态转移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努力缩小每堂课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尽量当堂消化、巩固、掌握新学习的课程内容,在45分钟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全面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智、能、情、德”四项职能,从而减少课余时间的挤占现象,在时间上确保地理课外探究性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实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与优势互补。教材在每节课后设计了“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文字材料分析和数据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广泛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强化直观教学优势,提高地理教学艺术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将地理知识落到图上,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利用各种感官直接的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建立各种完整的地理表象。教师还可以利用图说明地理原理,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教师要注意地图教学,这样可以大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的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直观图、地理模型的综合使用,可以诱发思维动机,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加上教师设置形象生动、灵活多样悬念和疑问,学生的思维活动会达到一种亢奋的状态。

随着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如在《地球运动》一节的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的是地球公转特征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地球公转模拟动画,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再讨论观察二分二至太阳光照在地表的变化情况、明确地球公转导致四季变化。地理教学中有较多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规律以及运动复杂的宏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模拟手段,可以直观形象观察地理现象,突破教学上的重难点,通过变抽象为具体,模拟宏观世界的地理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教材中的大气环流、气旋与反气旋形成,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控制地理过程的速度,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的感性认识。再如生态平衡、能源利用等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设置情境、跨越时空,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交互活动,教师要设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快乐氛围、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地理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开发自我,提高自己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在地理知识海洋中遨游的主人。同时,教师要充分唤醒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做到愿学、好学、乐学、达到不教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