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小说阅读语感的培养

2015-10-21周泽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师生小说情境

周泽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鉴赏”当中学生应当“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阅讀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因此,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为阅读主体,有其个体差异,不应强求一律;在师生合作探究中,发掘潜能,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评价应重过程,重视学生阅读态度、方法及习惯的培养;在教师与学生中进行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说教学理念定位

小说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自由开放的,便于师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教学天地。

1.激发求知的积极性,让学生爱读小说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艰苦学习和创造的内驱力,而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就是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深奥的知识趣味化、通俗化、实用化,教学内容应具有吸引力,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多种兴趣和爱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带入课程中的相关情境,让学生感知“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等,使小说教学成为“我愿参与”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2.启发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会读小说

小说阅读教学追求的不仅是感知小说的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分析,而且还要在此过程中注重感觉的训练、直觉的培养、创造才能的发展。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方法,设下悬念,诱发其想象,启发其思维,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去阅读小说,为达到目标而去解决悬念,充分发挥智能潜力。当然,教师在课前要认真思考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感知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预知学生参与并完成教学目标的成功率。

3.增进师生情感的融洽性,让学生好读小说

创造积极地师生情感环境是小说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它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关心、理解基础上的情境。学生希望自己被教师理解、尊重、承认,同时也希望教师知识广博而又平易近人,赤诚相见而不故作高深,治学严谨而又合乎情理。他们的这种情感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心理上对教师就能持肯定态度,并产生积极地、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学时,教师凭借小说中展现的生动人物形象和场景,带着与学生共享的真切情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小说教学情境中。这种情感,是小说教学的纽带,师生情感的交流、互补。

二、小说阅读教学实践探讨

小说阅读教学需要创新,更需要理论指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攀得高,看得远。小说阅读教学的针对目前学生对语文怕学苦学厌学特别是厌恶长篇小说阅读的严峻现实,运用小说阅读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打破传统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本文从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就小说阅读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加以浅显地论述。

1.影视激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课文的特点恰当地应用影视作品,那些生动的录像镜头、精彩的片段、优美的声像会起到让学生“好之”“乐之”的效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影视作品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兴趣昂扬地吸收与小说相关的语文知识。

2.音乐激情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弦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两千多年前,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经历千年而不退色。中国奇人刘鹗,听了一段音乐后“觉一切歌曲强调具出其下,以为观止矣。”“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3.图片诱导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和注意力涣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作用。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呢?运用具有可视性,直觉性的图片导入可以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所学小说课文的内容,尤其是对于难易理解的长篇的小说或外国小说,生动形象的插图,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4.课本剧表演

课本剧表演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境,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材中的小说单元的处理,让学生编剧本、做导演、演员来表演,全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再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强调“角色”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钻研小说,加深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体态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手势、体姿等。而且,在表演中为学生能充分展现才能,彰显个性,展示自我,锻炼胆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舞台。

5.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契诃夫指出:“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小说教学中按优、中、差搭配,编成10人小组,全班共七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10人小组成为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能,发展个性。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注重小说语感培养与训练,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把课文、小说当成一件件美妙的艺术品去感受、去研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猜你喜欢

师生小说情境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倾斜(小说)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文学小说
麻辣师生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