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状阐述、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2015-10-21吴化林王春雨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

吴化林 王春雨

摘 要: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现状阐述,分析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局限,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做出理性判断。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大学生;就业

当前,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紧密。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达到749万之多,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难也似乎成了常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而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相对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供求关系的矛盾逐年加大。因此,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尤其是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是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即以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学科专业为切入点,重点综述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现状阐述

国内外学者对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与特征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结构包括: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理念、功能、课程、学校类型等13个不同维度,并指出高等教育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做出不同的结构调整。伯顿·克拉克从组织理论出发,把高等教育抽象为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提出了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的思想,为高等教育科类课程的多样化和培養层次的多元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我国著名学者潘懋元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结构可以按照内部和外部、宏观和微观、亚结构分类三种方法进行划分,表现为高等教育内部结构、高等教育外部结构;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微观高等教育结构。杨葆等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教育的科类结构、课程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调整体制结构以及调整速度和规模结构等。综合而言,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以及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相对稳定的作用形式。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布局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学科专业结构。

(二)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冲突

费菊瑛等通过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实证分析,认为其症结是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毕业生资源的供给结构,因此,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是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关键。邓光平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结构失衡表现在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层次结构性失衡,地区结构形失衡这三个方面。张奎明认为,从层次结构上看,本科层次的教育规模仍然偏大且扩展过快;从地域结构来看,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这些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闵维方等以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构造了“人力资源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框架,并以此解析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调整的引领和适应关系,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持续有效地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提出政策建议。李文秀等研究提出,通过加强人才市场分析研究,结合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需求,培育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改造现有传统专业,坚持宽窄并存,专业建设向综合化发展;高等教育部门探索新兴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工作;高等学校自主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建立有效机制,达到人才充分就业等四种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胡瑞文根据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状况、结合 2015 年人才需求预测,提出通过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应进行全国高等学校应重新定位;调整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调整科类及专业结构;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创新专业目录和专业方向;调整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等措施,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绝大多数研究借用西方的高等教育供需理论、结构性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工资竞争理论、工作竞争理论、信号理论、筛选理论等从某一侧面分析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的现象和成因。曹洪军认为,在目前我国本科专业设置模式依然刚性的情况下,专业门类及学生所学专业都具有强烈的信号功能,用人单位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种信号来筛选所需人才,所以,把这两种理论引申使用,也可以用来解析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产生的部分成因。赖德胜、孟大虎等著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2008)一书主要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对毕业生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多元目标与高等教育产出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高等教育需求上移、高等教育需求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不对称是导致毕业生失业的三个具体原因。

二、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一)虽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理论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但大多是借用西方的理论基础,还没有针对我国具体实际而提出我们自己对这一矛盾的综合解析理论,系统研究亟待加强。

(二)目前,从学科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视角,对本科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的研究是核心和重点,但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传统上从这一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人们对学科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对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三)从研究的方式方法来看,虽然出现了研究方法多样化的趋势,但由于受研究者学科背景的影响,各种方法大多是被割裂使用的,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还非常欠缺,尤其是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和模型法等实证研究法的使用相对较少。由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具体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研究就更应该注重多种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研究从教育学领域向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发展,虽然研究视角不断丰富,但研究对象和领域仍需从国家层面向省域层面回归。当前,省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趋势,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也各具特色,随之而来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对策,应在立足省域高校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做到系统性与新颖独特性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石丽,陈万明.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2] 李文秀,刘桂萍,茹阳. 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辽宁产业需求对接的思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

[3] 费菊瑛,任条娟. 高校扩招中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4] 蔡克勇. 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下) [J]. 理工高教研究,2002(10).

[5] 胡瑞文. 我国大学毕业生供求形势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6] 陈一女.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

[7] 闵维方,蒋承. 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

[8] 李彬.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

猜你喜欢

就业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