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应该上什么

2015-10-21杜珺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教科书语文课教学内容

杜珺

当下,语文课应该上什么成为语文教师交流的热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任教师以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听过省里的、管局的、农场的观摩课公开课,还有看过的光盘等课不计其数,自己也亲自上过观摩课公开课,从中也学到了许许多多知识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获颇多。自己也伴随着这些课在不断地总结,也不断地成长。如果问我语文课应该上什么,我认为各年级的课程标准不同、文本不同、学生不同,教什么就要根据学段儿制定了。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就性质而言,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地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本学期我教四年级,四年级属于第二学段,课标分为五部分: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基于这五部分我从前两个目标谈四年级的课应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讲读课文一般分为两课时,在课时中实施语文课应该教什么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表达清楚的,现在我根据《21搭石》的第一课时谈谈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进行阐述。在第一课时中应该体现前两个目标,既然有了目标就应该先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激发学情。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在讲此课的第一课时是我结合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这样的目标:一是认识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语。二是了解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这两个目标都是结合学段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开课前我是这样导入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们知道么?本文的作者刘章爷爷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他捕捉到了平凡的小事,写出了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叫《搭石》。简短的导入使学生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他的作品来源于什么?又用罗丹的话给同学一个启示:要善于发现。导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导入给学生无形中渗透了三個训练点。

课标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结合目标中的7个生字,通过预习检测,我采用了同桌互查,开火车等形式检查了学生的识字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不难看出学生有主动识字的能力,训练点吻合了目标。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现在教的是为了将来的不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在家预习生字时如何做到有效,高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地知识。课标阅读部分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理解词语意义,能初步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首先要在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发挥理论的指导、预测作用。语文教师要用好教科书,认真钻研教科书,理解教科书的编排意图,正确解读文本,把握好教科书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水平和发展的需要,把教科书中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提炼出来。这是上好每一节课的最基本要求。其次,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怎么教”是一个方法问题,方法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与否,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阅读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历来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施新课程后,更是新理念层出不穷,新流派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但仔细想想学生通过小学五年的学习从中学到什么了?我认为教给学生方法至关重要。就拿习作来说吧,四年级的语文园地要写八次作文,这与课标的要求差的次数很多,作为语文教师是否在写作上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呢?笔者认为学语文必须使每个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谈语文,“语文 ”顾名思义:“语 ”就是语言;“文”就是文字,学生不会写文何谈学习语文呢?

反思历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对于“怎么教”往往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个教学法,那个教学法层出不穷,而对于“教什么”往往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深。是不是对教学内容认识的模糊性,在内容选择、组织与重构认识上的不到位,造成了语文教学在低效中徘徊呢?我认为是不无关系的。一句话,语文课应当“用”教材教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不是“教”教材的内容。总之,语文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教给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他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教给他们发现自我写作的源泉。

猜你喜欢

教科书语文课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打麦
语文课文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藏起来的教科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