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向师性对教学的影响

2015-10-21马俊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专业术语信息技术课堂

马俊

教育心理學认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即学生具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瞬间,都必须有意识的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呢?

一、使用信息技术专业术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专业术语是指专门学科的专门用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当然也有独特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的操作“单击、双击、拖曳”等。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专业术语死板、生硬,远不及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语言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而且学生由于受到网吧、家庭等社会外界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使用通俗语言的习惯。于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索性抛开了正确的专业术语,而随着学生一起使用通俗语言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看起来是使教学贴近学生降低了学习难度,其实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埋下了绊脚石。试想,当学生走出了校门,他们自己需要继续深造、充电的时候,看着书本、网页或电子教程上比比皆是的专业术语,必定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我想此时他们难免不会对自己当年的信息技术教师生出埋怨之心:“这么基础的知识您怎么没教给我呢?!”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岂不汗颜!因此,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术语的重要性,应该把传授学生正确的专业术语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信息技术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使学生在经过信息技术课的专业学习后,正确掌握专业术语,养成使用专业术语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坚持在教学中使用专业术语,让专业术语每日萦绕在学生的耳边,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教师持之以恒的熏陶,学生耳濡目染,势必能更快的记住专业术语的含义,接受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的方式。

其次,教师要即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用语。学生只理解了专业术语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专业术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与人交流。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设计课堂提问、学生操作演示等环节,为学生创设应用专业术语的机会,让学生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描述操作步骤,进一步强化学生应用专业术语的意识和能力。

二、正确示范操作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首先,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即不仅要讲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又要严格依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例如,在演示文件保存时,教师不能一边对学生讲解说:“文件的命名不能随意,应该体现文件内容的主题,这样才能顾名思义,便于今后的查找。”一边又对学生解释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就随便输入123了。”教师言行的不一致,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混乱,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学生记住了教师是如何操作的,而将之前的讲解抛之脑后。这样不仅不能节省时间,反而会给学生养成良好操作习惯起到反面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杜绝以任何借口向学生展示不良操作行为的现象,要求学生遵守的操作习惯,教师自身首先要规范执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其次,教师要示范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教师展示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个个的对话框,这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详细展示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首先和学生一起阅读对话框提示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会较多的占用课堂时间,但是却会在无形之中向学生示范了思维的方法,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更能够知其所以然。在教师的表率引领下,学生在独立进行操作时,对出现的对话框不会不知所措,而会胸有成竹的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观察、阅读、思考、分析,独立探索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教师正确处理问题的示范有效的促使学生养成了在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操作过程的正确示范,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今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三、勤奋进取,为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的榜样

(一)抓住机会展示教师的精湛技术

精湛的技术源于平时的学习和训练,向学生展示精湛技术的同时其实也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勤奋学习。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例如,处理课堂中出现的机器故障,回答学生提出的课本外的问题等,当学生看到教师游刃有余的解决难题时,对教师精湛技术的敬佩和羡慕油然而生,会自然产生“我也要象老师那么棒”的念头,进而从内心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展示教师的学习精神和态度

信息技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课堂上遇到的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包罗万象,教师出现一时不能解答的情况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教师不用感得难为情,不要顾虑这是否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当中的形象,更不要以“这个问题太偏,你不用了解”或“以后会讲解”等理由搪塞过去,而应该坦诚地告诉学生:“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把老师难住了,不过没关系,咱们一起研究好吗?”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去不断地尝试发现、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教师诚恳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也会感染学生,学生会觉得:“我的老师知识那么渊博尚且需要学习,那我作为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教师还要记住一定要及时研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快给与学生反馈,而且还应该和学生详细地探讨寻求答案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教师有意识向学生展示勤奋学习的态度和精神,为学生的学习树立榜样,必将在课堂上形成积极学习的氛围。

总之,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表率作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切不可低估自己的力量,要时刻规范言行,努力利用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学生起到楷模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术语信息技术课堂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欢乐的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丢弃“正确的废话”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