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生”的心灵更需呵护

2015-10-21尹彩旭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差生应对策略

尹彩旭

摘 要:学生的成绩固然很重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成绩很难令人满意。在分数的主导下,在没有正确教育的指导下,这些学生的心理就会产生落差,对自己产生不自信,甚至产生失望,进而对生活产生失望,对未来产生失望,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差生”的心灵进行呵护,促进“差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差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从教十多年以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试图教好每一名学生,但总是事与愿违,每年所带班级总有那么几个令人头痛的学生。有些表现为基础差、学习成绩不好,上课喜欢说闲话、爱做小动作、影响课堂纪律。这样的学生其实还好一些,因为他们至少有与教师交流的欲望,他们只想引起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与重视。只要教师通过积极高效的沟通,用爱和威严去关心他们,并对症下药,他们的表现会有所变化,他们的成绩也会得到提高。还有一些表现为课堂上总是一言不发,静静地坐在那里,教师问什么他都不张口,只是垂着头站在那里,任凭你怎么引导和鼓励,他们就是不说一句话给。下课后他们也不和同学们嬉笑玩耍,只是作为旁观者站在那里,只有面部表情偶尔发生一点变化。班级里没有一个他能说得上话和玩得来的同学,并且他的成绩十分糟糕,对试卷上很简单的问题也经常答错。他们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作为教师的我,为他们感到痛心。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状?

近些天,我静下心来专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的快乐去哪里了?这一切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才能让这样的学生体验到生活的快乐,愉快地度过他们的童年呢?

一、承认差异,减小“差生”的压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别要求每个学生的成绩都一样优秀。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存在差异,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异,各种原因导致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反应较快,很轻松、很容易地就能掌握。但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他们学起来显得很吃力,甚至有时会觉得很迷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渐渐减弱,学习成绩逐渐就会落后于其他同学。所以,我们每个班级出现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学生都想考高分,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扬。但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千万别再给这些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他们已经承受了过多的压力,来自同学们的眼神和语言,来自父母亲的责骂,这些压力已经让他们感到了学习的痛苦与恐惧,我们怎么又能再忍心去伤害他们呢?

二、淡化学习成绩对“差生”心理的影响

每当试卷上的分数定格之后,分数高的学生得到的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而分数较低的学生呢?他们得到的又是什么?一次次红红的分数显然是一次次的伤害,它刺痛了学生的自尊,摧毁了学生的自信,也摧毁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别让分数成为学生童年的唯一,别总去强调哪些同学考了100分,哪些同学考了90多分,哪些同学才考了20多分。这样的话,虽然鼓励了那些优等生,却在无形中一次次地伤害了那些“差生”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多与“差生”交流,帮他们寻找出成绩差的原因,以提高他们的成绩。并告诉他们,虽然成绩较差,但只要努力了就行,哪怕分数很低那也是自己的收获,不要和他人比,只和自己比,只要自己每天都有收获,那每天就有进步,但每天尽最大能力多学一点,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成绩差而失去自信,对自己失望。只要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他们也就会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为我们社会的有用之人。

三、要用心去发现“差生”的闪光点

人的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差生”也是如此。他们并非处处都差、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时也有一些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要肯下一番真功夫,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并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差生”的闪光点是微弱的,也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闪光点也常常是“一闪念”的,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因此,教师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它成为“差生”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并尽量创造比较多的机会,让他们把自身的亮点展现给同学们,让他们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使他们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肯定,和同学们融为一体,让“差生”与大家共同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作为教师的同仁们,别再为了分数,再去伤害那些“差生”的心灵了。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就让我们少一些讽刺和歧视,多一些热情和关心,最大限度地去挖掘这些学生的優点,去强化他们的闪光点,强化他们的成功意识,通过积极肯定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并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让他们度过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童年!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2]郭建军.成功心理咨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差生应对策略
在书上睡觉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找你算账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