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歧义之我见

2015-10-21叶瑞芬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歧义

叶瑞芬

摘 要:主要论述了英语里词汇和句法的歧义,歧义可在特定的语境中和对本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中消除。

关键词: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歧义消除

一、引语(Introduction)

当一个句子包含有一种以上的理解时,这就产生了句子的歧义。这种歧义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词汇或句法,因为句子的意思是由句子的词汇或句法的安排所决定的。当一个句子有意产生歧义时,在修辞上我们经常称之为“双关语”,“双关语”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修辞手段,如能恰当地加以运用可取得幽然和喜剧的效果。通过对语境的理解和读者本人对本国知识的了解,歧义可被消除。

二、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句子的意义大部分是由构成其的单词或词汇所决定的。当某个单词在句子里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时,词汇的歧义便产生了。毫无疑问,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以及一词多义词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主要原因。

1.同音异形异义词(Homophones)

根据George Yules的理论:当两个或更多不同形式的词有相同发音时,我们则称之为同音异形异义词。如“pale”和“pail”“heir”和“air”,它们虽拼写不同但发音却相同。

看下面的例子:

“Mine is a long and sad tale!”said the Mouse ,turning to Alice,and sighing.“It is a long tail,certainly ,”said Alice,looking down with wonder at Mousetail,“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d?”当我们看到第一个句子时,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老鼠的“tale”所指,但Alice是听到,所以曲解了老鼠设法所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同音异形异义词最易在口语中产生歧义。

2.同形同音异义词(Homonyms)

如果一个词有几个意义上互不相关的词項,那就称之为同形同音异义词。英语的词汇表里包含相当数量的这类词,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会导致句子歧义的产生。

这里是报刊上的一句话:“Defendants speech ends in long sentence”这句话可理解为:

①The defendants speech results in long prison term.②The defendants speech finishes with a long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动词“to end”有两个稍不同的意思,名词“sentence”也是,这就造成了句子的歧义。然而“defendant”确立了一个“法庭”的语境,这就使得第一种解释更为可能。

三、句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

一些句子歧义产生不是因为句子里的词汇,而是对句法结构的不同理解。如:“The shooting of the hunters is terrible.”尽管这个句子没有包含歧义的单词,语法结构也简单,但它确实是有歧义的,它可以被理解为:

①The hunters shooting is terrible.

②The action of shooting the hunters is terrible.

很显然,这是一个句子结构上出现的歧义。但如果我们通过对句子深层结构的分析,此歧义便可消失。

深层结构的概念是美国生成语法学家Chomsky最伟大的成就。生成语法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至90年代初,一直运用两个重要的概念: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例如:Mary broke the bottle.和The bottle was broken by Mary.两个句子的表层结构不同,但是它们的深层结构是相同的。深层结构是表述句子成分构成方式的抽象层次。有时,两个深层结构共用一个表层结构,句子出现结构上的歧义。有时,如果一个句子是从不同的深层结构而转化为相同表层结构的句子,那么,句子便容易产生歧义。我们假设“He needed the money more than Mary.”来自于如下可供选择的深层结构句子:

① He needed the money more.He needed Mary.

② He needed the money more.Mary needed the money.

通过删除下一句的部分内容,再将其与上一句合并,通过这种转变可实现两个深层结构在相同的表层结构里。如,He needed the money more than he needed Mary.He needed the money more than Mary needed the money.

因此,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毫无疑问有不同的深层结构。

四、歧义消除

当然,通过各种方法可消除句中的歧义,比如在说话时语调、强词等的变化,不同的语调、强调可产生不同的意义。前面我们曾谈到,歧义的产生通过说话人或作者的努力可消除,但一旦句子确实产生歧义了,我们可通过特定的语境、话语上下文以及对对象国语言文化背景方面知识的掌握来消除歧义。

参考文献:

[1]Peccei,J.S.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Routledge,2000.

[2]Allan,k. Linguistic Meaning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nul Inc,1986.

[3]楼荷英.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施慧敏,唐云英,译.A discussion On Ambiguity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誗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歧义
谈“歧义双关”
从句法学角度看英语歧义
浅谈歧义容忍度与二语习得
Syntactic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mbiguous sentences
歧义现象透视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如何有效辨识并消除歧义
浅议汉语语言中歧义的消除方法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英语中的歧义浅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