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魅力阅读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2015-10-21朱学娣

学子 2015年4期
关键词:篇目语感阅读教学

朱学娣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新课标为我们勾画了语文阅读教学极富魅力的课堂新境界。我们应创设一个平等、轻松、开放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倾情挥洒,使学生的个性飞扬起来,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让思想在无形中渗透,让知识在探究中建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成长。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课堂生机盎然。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是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的具体表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阅读兴趣能促使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水平的提升,换言之,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如文学作品、科普科幻作品以及一些历史文化等读物,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要进行多样化朗读,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比赛朗读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阅读审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次,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看待每位学生的进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阅读成功的乐趣,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養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益,而不好的阅读则常会使阅读“劳而无功”。

例如:《赤壁之战》一课中,学生很容易会产生“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想法,学生有这一问,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并训练迁移。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能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导向,去找到自我需要的东西。从小培养的阅读兴趣会成为学生以后喜爱阅读的强大动力。可以说,阅读教学课堂中所培养起来的兴趣,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讲解、分析、说明,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存在着重知识理解、轻审美情感体验,重共性统一、轻个别差异发展的倾向,这种倾向所反映的是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不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审美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如《最后的姿势》一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精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重点情节和段落,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包含在其中的情感,才能实现理解美。教师提问:“最后的姿势是一种什么样的姿势?面对谭老师的雕像你会说些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激起了学生对谭老师伟大品质的赞美,把情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三、优化教学过程,课堂内外兼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过程,课堂内外兼顾。

1.要丰富学生阅读的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对课本的处理可以有取有舍,有的篇目可以引导学生精读,从字词句到选材立意谋篇;有的篇目可以用“点”的精读引导“面”的泛读,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有的篇目讲解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突破一点不及其余。对教材的处理有所为有所不为,课堂目标明确集中,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对教学内容可以调序重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相关单元、篇目、联系的先后顺序可以灵活调整,对教学内容可以重新组合,对教材中有许多篇目可以比较阅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培养他们的语感。

2.要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文章,应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日积月累,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各种类型的读物。例如:《卢沟桥的烽火》一课,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多多阅读有关书籍,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二是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新课标规定一个学生在九年要完成累计400万字的阅读量,教师就必须在阅读的数量和时间上给学生做出一个大致的规定。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读一至两篇短文或一至两个文段,阅读时间大致为一至两个小时。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三是要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并加强背诵。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生活语言的整体储存,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看作是形象材料,或是感性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都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成分。新课程要求学生在九年间要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要积累语言材料,加强背诵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猜你喜欢

篇目语感阅读教学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军事志的篇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