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网络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2015-10-21徐孝明

学子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学模块

徐孝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術的进步,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和认识化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很难激发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化学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使化学教学实现灵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一、初中化学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

(一)共享教学资源

化学网络课程是集化学教学与网络教学两者共为一体的复合式教学形式。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为教学过程中的人机互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有利于网络课程的开展。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往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化学网络课程则彻底地打破了教学资源的封闭性,实现教学资源的实时共享,有利于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在化学教师和学生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

(二)实现多层次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师授生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空间上的单一性和时间上的滞后性,即属于单层次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够确保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所以不利于化学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而化学网络课程则彻底地打破了这种单层次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很好地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实时对话,教师间的集体授课,同步学习以及异步学习等多层次的教学,从而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领地的拓展。

(三)增加合作的交互性

传统的化学课程中通常只是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而网络课程则可以增加合作的交互性,即化学网络课程截图实现计算机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这样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加了学习的协作性,充分发挥了教学团队的协同能力和团队精神,从而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化学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解决。

(四)有利于教学方法的综合化

化学网络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学方法的综合化,如合作性学习法、协作讨论法、模拟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等。这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师教学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有利于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初中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系统设计和教学设计,下面就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

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导航、界面、反馈以及协商活动设计等部分。

1.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功能设计两方面的设计,其中知识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化;而功能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而进行的设计。该部分可分为三个模块,即:学习内容模块。在该模块中,化学学科各知识单元通常会以视频、文字、动画或图形等形式来呈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问题研讨和交流园地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在线评价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和评价。

2.导航设计。学生作为化学学习的主体,应该由学生自身来决定学习的内容、进度、方式、过程以及目标等内容,而如果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指导,则很容易出现迷航问题。

3.界面设计。界面设计主要包括显示和操作两个界面,是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的工作界面。在对界面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确保界面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交互性,同时也要保证界面操作的简便性等。

4.反馈设计。为了强化学生对于所学化学知识的学习,要在学生学完某单元内容后进入联系和形成性测试阶段。

5.协商活动设计。协商活动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有利于学生们自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的需求和系统分析方法来对教学步骤、方法和策略进行确定,并对教学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的一种操作程序。它主要包括目标、策略、内容和信息传递方式。

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教学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并非所有的化学知识单元都具有这方面的目标,即便同时具备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并非就是教学的重点。

2.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一般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的方法、形式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等多种因素,它是化学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必须要按照教育心理原则来进行仔细地规划和设计。

3.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来进行设计,如课程的知识体系,以及课程中具体的章、节和知识点等内容。

4.教学信息传递方式的设计。教学信息的传递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并要确保教学信息传递的严密性、逻辑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要确保学生在接受教学信息的时候具有探索性、选择性以及对于该信息学习效果的可评价性等。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课程教育的要求和标准,而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实现教学的交互性、实时性和高效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初中化学中开发化学网络课程是顺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相信化学网络课程会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骄人的成绩。

猜你喜欢

教学信息化学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高职数维专业教学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