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探究

2015-10-21郭莹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倡导更多的人阅读并享受其带来的乐趣。近年来,经过全民阅读调查分析,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偏低,2000年,国家开始重视全民阅读,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全国范围内承办大型活动,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宣传“世界读书日”。由此,阅读推广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在整个图书馆界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是大学生进行阅读、汲取宝贵知识的重要场所。但近年来,由于课业负担重,考研压力大,工作就业难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呈明显下滑趋势。如何做好有效的阅读推广工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二、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存在泛读、功利性阅读、电子阅读大于纸质阅读等多方面的现象。针对诸多情况,国内高校图书馆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办一系列读书月活动:资源利用讲座、新书推荐、图书漂流、征文比赛、读者借阅之星评选等。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真人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的“立体阅读”,郑州大学图书馆的“读书达人秀”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通过实践也暴露出了一些共同问题。

(一)重形式,轻调研

纵观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虽然活动名称有所不同,但活动内容、实质基本上雷同,无非是举办讲座、书目推荐、有奖征文等一列陈旧性的活动,缺乏新意。只注重活动的形式和外在影响力,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没有针对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需求进行充分调研[1],读者对图书馆开展的活动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造成阅读推广活动只流于形式,最后无人问津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缺乏统一的理论依据和目标体系,预期目标评估不全面

在国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这一做法,首先兴起于公共图书馆,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各类阅读活动,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规程中并没有对阅读推广工作进行精确的阐释和具体规定,因此,理论的薄弱使活动实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2],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目标体系,工作起来犹如“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理论依据,同时很难对开展活动后的预期效果展开全面评估。

(三)缺乏长效性机制

在国外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例如:美国一些州立大学图书馆一直为大学生列出年度书单,哈佛大学图书馆推出借阅直通服务、一对一咨询服务和移动阅读服务等多种阅读服务模式,但不是如国内高校图书馆大张旗鼓地开展集中的、短暂的阅读推广活动[3[。短暂的推广活动结束后,这些阅读推广模式往往没有专人负责,长此以往,新模式逐渐变得无人问津,不能有效长期开展下去。

四、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策略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的研究,笔者认为可参照营销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开展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一)目标

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首先是目的和策略的确定。目标是整个工作具体量化后的梦想,对全局具有导向性作用,即整个活动的“风向标”。

1.目标定位

据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7本[4],远低于其他国家平均水平。在全民阅读率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国内大学生和高校老师也存在相同现象。于是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和老师的阅读质量、阅读兴趣,使读者有效、合理地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加大和提高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和知名度。

2.群体定位

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之一是开展读者教育,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服务,这里的读者包括大学生和老师。因此,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所针对的对象也应该确定为学生和教师。

3.策略定位

初步拟定活动的策略,即初步计划和目标。例如:取消一些限制来增加读者到馆阅读人次;修改读者借阅权限来提高读者借阅率等。

(二)分析

所谓分析,即指图书馆首先要对读者状况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调研反馈的信息进行梳理、论证、整合的过程。通过读者座谈、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统计馆内数据、考察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活动等多种形式,以人为本,真正了解“读者之所想、读者之所需”,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为什么学生不知道看什么书”、“为什么教师不经常来图书馆”,“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利用率”等。同时若通过分析发现原定的策略有不足之处,可以对策略进行修改。

(三)计划

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和分析后,根据所在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合理的计划,以达到提高阅读推广水平的预期目标。

(四) 实施

通过前期充分的准备,然后就是具体开展各项实际工作,它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實施的好坏取决于前期周密的计划,同时影响到后期的效果评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提供良好的软、硬件阅读环境

很多大学图书馆正在积极建设中的信息(或学习)共享空间或创新社区、智慧图书馆,正是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和智慧资源的优化组合,是阅读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升级版[5]。

提供温馨阅读环境:加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例如济宁医学院图书馆结合办学理念和区域文化,按照每楼层一个主题(儒家文化、现代医学、传统医学、运河文化),设计制作了文化墙,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读者来馆参观;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开设咖啡书吧、视听中心等休闲区供读者到馆使用。

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加大对图书馆信息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整合图书馆现有电子图书、各种数据库、Internet学科前沿信息等电子资源,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导航服务。

2. 开展特色阅读推广活动

笔者通过浏览国内几所知名大学图书馆网站,对开展的一些阅读推广活动新闻报道进行了解和分析,总结出阅读推广活动不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且要根据高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地域环境来开展阅读推广。

(1)全媒体阅读推广模式

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全新的全媒体阅读模式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推广体系,全面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读者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飞跃[6]。许多大学图书馆创建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加入成为粉丝,关注图书馆开展的众多服务。例如我校图书馆在公众平台上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新闻和活动资讯,发布“佳书有约”、“佳片有约”、“读书沙龙”等活动资讯;建立覆盖全校的数字移动图书馆服务体系,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与数字化阅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媒体环境下使师生享受纸质和电子资源带来的无穷乐趣,使师生能够24小时无缝隙享受到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2)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阅读推广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他曾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信心增强的体现,也是呼唤道德回归的灵魂之旅。在高校中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学会古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学习待人处事方面的态度和方式,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比如有些大学开设了国学课程,还可以学习国学礼仪,开展“国学达人赛”、“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率。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阅读推广。

(五)评估

即指对前期整个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和评价,是对整个过程绩效评估,针对开展的各项工作,做出有效的价值估量,是整个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但其影响巨大。

它既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下一步工作计划起到引领导向作用。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对每项活动开展评估,也可对整个阅读推广工作进行整体评价;可以以问卷调查、读者座谈、新媒体形式进行。

五、结束语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每天都有新事物发生,人的思想也应跟得上这瞬息万变的社会,读书可以使人的思维变得敏捷,读书可以立德、修身、养性。近年来,国家也在重视阅读,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说过“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把握住读者的心理和需求,努力提供优质服务,使师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35,45.

[2]刘彩娥.国内高校圖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几个误区[J].图书馆,2014(3):111-112,123.

[3]程文艳,张军亮,郑洪兰.国外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文化的实例及启示.图书馆建设,2012(5):47-50,54.

[4]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EB/OL].[2015-3-5].http:// www.chuban.cc/ztjj/yddc/.

[5]苏海燕.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 (2):52-55.

[6]刘芳,朱沙.微媒体环境下的全媒体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3(1):73-74,96.

作者简介:郭莹(1981-),女,大学本科,济宁医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情报学等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