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10-21冯杨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解析应对策略

冯杨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高中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挑战契机。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辅助性技术设备陈旧、师资队伍专业技能及素质欠缺、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低下等问题。本文就此类问题特性进行概括总结,并结合国家最新辅助性政策,制定系统化解决方案,以迎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类诉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应对策略;解析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及时将以往吸纳的知识内容和实践操作经验加以融合,透过计算机系统完成不同阶段教师布置的技能和素质拓展任务,从而形成健全的审美、观察、逻辑思维能力。事实上,自从我国公布并实施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方案以来,相关指导教师被赋予了课堂信息交流环境生动化创设、終身学习实践平台精心打造、健康信息文化体系构建等光荣使命。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不管是计算机硬软件设施、课堂内外教学引导模式还是师资素质等,都隐藏着冲突和隐患。因此,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就应对策略进行细致的解析,是迎合时代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我国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1.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不够重视

大部分学校领导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信誉成就,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成绩上,对于高考分数占据比例较低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自然关注度不高。长此以往,大部分信息课程主讲教师都深陷被动境遇,课堂各项指导内容流于形式,教学实效大幅度降低,也浪费了不少技术资源。

2.教学硬件过于陈旧

高中学校引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施陈旧,操作机房和设备数量不足,使得学生无法体验最新的技术。

3.指导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深度提升

因为信息技术在高中课程教学中长期处于被动发展的态势,使得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放松对自身专业的深造,加之高中学校成本等局限因素,无法及时引进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导致教师团队整体素质偏低。需要加以强调的是,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根本未曾经历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方面等自然有待提高。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1.对信息技术课程合理定位

如今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在我国各类中小学课堂内迅速普及,它是一类技能、知识要素有机融合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等具有辅助性作用。所以,今后高中学校必须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有力借助内部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最新信息技术内容讲解和宣传推广,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校应积极向信息技术课程投入一定的经费,稳定单位课堂知识讲解时间,强化指导教师团队的专业化质素,构筑起信息技术在高中系统化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引导地位。

2.计算机硬件以及相关辅助性设备资源的合理供应

一方面,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系统化布置过程中需要吸纳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力量,稳定学校内部硬件资源整合力度,为高中生搭建健康的网络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首先,需要获得社会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为教学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相关难题。其次,学校教务处做好课表安排,尽可能做到错班排课。最后,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要及时维修,保证学生的正常用机。如果机器不够,建议可采用分组上机的制度,从而保证学生一人一机。

另一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指导教师应主动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指导内容,开展教学任务。学校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重新划分班级成员,在细致性界定高中生个性和起点差异后,完成班级成员的重新调整和分层教学任务。归结来讲,其核心动机便是借助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范围拓展,深度挖掘个体思维和技能创新潜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换个角度而言,就是说其早就已经完全超越单纯样式的计算机技能训练指标。就如在多媒体技术灵活应用培训环节中,核心动机在于鼓励学生进行信息领域的系统化认知拆解。因此,指导教师必须要科学利用各类直观形式的信息文化,保持学生的兴趣,最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解析应对策略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