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应用型古代诗歌教学体系缘由之解析

2015-10-21付金平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诗歌教学应用

付金平

【摘要】司马迁曾言“德胜才谓之小人;才胜德谓之君子”,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诗歌教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应当也必须引起重视。作为一名高校语文教师也有义务对诗歌教学进行重新审视,改变诗歌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应用型高职;诗歌教学;应用;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主席在2013 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引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的诗句,表达对亚太地区美好未来的抒怀。其即景之贴切,意味之深远,令人叹服。习主席在重要场合对诗词歌赋的恰当引用,不但使习主席深厚的文化底蕴,儒雅的学者风度彰显无遗,甚至引发了新一轮的国学热潮。这也给我们的应用型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的诗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诗词教学必须重视应用。

一、诗歌“无用论”是学生们远离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古代诗歌鉴赏》课题组曾经对学院近200个大学生做过调查,有人认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诗歌这样的慢节奏的文学样式是酸文假醋,学了没用;有人将诗人误解为“世外雅士”,也有人将诗歌误判为“阳春白雪”,我们高职学生主要学技术;“诗人已死”、“这是一个饿死诗人的年代”类似的话语在当今更是不胜枚举,诗歌仿佛离人们越来越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歌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优秀的诗人往往能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最抽象最琢磨不透的事物或内心。可以说我们是吟咏着诗歌长大,优秀诗篇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古代优秀的诗歌是永远值得我们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诗歌“无用论”是学生们远离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因。让古代诗歌走下神坛,走向大学生的心间,这是当代高校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中小学古诗词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使得大学生对古代诗歌不喜欢。

在我国应试教育中,中小学学校几乎没有专门的古诗词课程设置,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在教材中的地位越来越微弱,篇幅也很少,甚至在某些地区的语文教材中还有逐渐取消古诗词教学篇目的论调。这样做的后果,学时分散,教学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古诗词修养。其次,应试教育中对诗歌教学的教学形式使得大学生对诗歌不喜欢。追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思想,齐背诵”。在这种模式下,不少老师都把教學的时间花在翻译层面上,逐字逐句串讲,古典诗词鉴赏课几乎成了文言文教读课,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体会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学生不能体味到古诗词的魅力,对古诗词提不起兴趣,甚至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

三、应用型高职院校对诗歌教学的课程设置也须重新定位。

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伯语·泰伯》这指出了古诗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很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普遍认为教给学生一门开基立业的技术是重要的,人文素养的养成可以暂时放一放,因此所谓的专业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课时一加再加,而像我们《古代诗歌鉴赏》、《文学鉴赏》、《大学语文》之类的就成了永远的选修课程,学时少,学分低。因此在很多应用型高校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大学生人文素养亟待加强,人人感叹当代大学生一代不如一代,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课程又一再减少。司马迁曾言“德胜才谓之小人;才胜德谓之君子”,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诗歌教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应当也必须引起重视。作为一名高校语文教师也有义务对诗歌教学进行重新审视,改变诗歌教学的现状。如今大多数应用型高职院校的古代诗歌教学,除在文学史知识及诗歌数量上有所扩充外,基本上延续了中学的教学模式。所谓“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流于形式。知识间呈静态散射状,缺少动态的应用,远离学生的生存现状,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得不到加强,开放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渗透力未被有效重视,使得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积极性大为减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程勇老师的《唐诗宋词欣赏与应用》课改后的新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方法都给人一种震撼感,着实让人开眼界,受启发。他给我们的诗歌教学提供了一个思路,我们交给学生什么,学生上了我们的诗歌鉴赏课有什么收获,在他们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吗?在当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的诗歌教学也要尽量做到“有用”,才能得到大学生的喜欢。

如何挖掘、再造汉语言文学的现代教育价值,使学习者获得应有的文化素养,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诗歌,尤其面临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古代诗词教学重在应用,也是我们应用型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论谈,2004.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李英然.高校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诗歌教学应用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