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管理分析

2015-10-21谢易晋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改造方案故宫部门

谢易晋

【摘要】故宫作为我国明清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体现了明清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水平,同时故宫作为我国旧有的权力中心,体现了封建时代的政治面貌。我国虽为世界遗产大国,但自身在对文物的立法上存在显著的滞后现象,加上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快,使得故宫馆内环境和设施的管理工作不能有序进行。目前,国家颁布了保护故宫文化遗产的《故宫保护条例》,使得故宫的保护工作有了法律依据,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对故宫文物的保护力度,同时为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故宫;结构;部门;改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的文化象征,故宫在国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宫的管理工作无疑成为了备受世界关注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我国在对这类工作进行管理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等。本论文在着重分析故宫突出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对故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故宫根据国家旅游文化发展的需要所做出的运营方案,本论文也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为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改进措施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故宫概述

(一)故宫简介

故宫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集中地,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的占地面积庞大,宫殿无数,具有恢宏的建筑气势。

故宫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故宫旧有政治体制下等级制度的森严。故宫由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组成,组成外朝和内廷的宫殿在我国历史上也都耳熟能详。

故宫中的宫殿对文化、艺术的表现也比较充分,通过具体设置各类艺术展馆和文物展馆,故宫成为了我国文化与艺术集大成者,国家也增强了对故宫的保护意识。

(二)故宫的历史沿革

故宫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在明清封建制度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对故宫都持有敬畏的态度,不敢靠近故宫半步。随着清朝气数消失殆尽,我国在经历辛亥革命后,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封建政权衰落。在社会政治体制转型时,故宫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因此缺少了对基础设施的维护,故宫多处建筑倒塌、损坏,不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故宫逐渐引起了政府及文化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最终形成了现在具有博物馆性质的故宫。

(三)故宫内部结构

故宫有着庞大的组织结构,按照工作性质不同设置了对应的部门机构,如人事处、财务处、管理处等基本的职能部门在许多的企业机构中都有设置,但具有故宫特质的职能部门是极其具有代表性和个性色彩的,如器物部、宫廷部、古建部等部门。这些具有故宫博物馆性质的职能部门对故宫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故宫运营分析

(一)故宫的发展定位

故宫的发展依托于其自身的独特价值。故宫的博物馆性质,使故宫通过对外信息的传播来实现自我价值。故宫博物馆是以大型木质古建筑群原状陈列为主,以固定专题展览和临时专题展览为辅构成的大型博物馆。目前,故宫的展览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1.原状陈列

原状陈列的展览形式体现了故宫的本来面目,即向参观者展示故宫木质结构的宫殿。

2.专题展览

专题展览是指主题单一、宗旨明确的展览形式。故宫博物馆专题展览的代表性展览有“明永乐宣德文物展”、“兰亭特展”、“故宫文物南迁史料”。

3.常设展览

常设展览是根据文物的属性设立不同展馆的展览方式,如钟表馆(奉先殿)、书画馆(武英殿)。

(二)故宫的地位及优势

1.文化地位优势

故宫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者”,故宫的文化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极高的地位。在20世纪60年代其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世纪80年代,故宫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记录,目前故宫已被国家纳入旅游文化产业之中,实现了故宫从纯政治性向商业化的过渡。

2.地理位置优势

故宫的地理位置优越使得故宫对外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故宫位于北京的正中心位置,正面为天安门广场,通往故宫的交通十分便利,位处地铁站交叉口,因此具有很强的交通优势。

3.专题展览成熟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及政治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实现了文化的开放。故宫博物馆则通过开设展览向外界宣传故宫的文化。主要利用专题展览、原状陈列及常设展览三种展览方式对故宫的文化进行宣传。三种展览方式各具特色,互相弥补展览过程中的不足,因此,故宫的展览具有极强的优势。

4.强大的宣传系统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宣传。故宫在对自身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宣传系统。故宫的宣传部门创建了关于故宫文化的网站,在政府的领导下相继出版了各类APP读物(掌上故事、每日故宫等)及文化创意产品(故宫吉祥物“美美”和“壮壮”、萌萌哒系列等),结合现代新的传媒方式(微博、推特)对故宫的信息进行传播。

5.实现故宫文化的教育性和学术化

故宫严格按照国家“文化强国”的政策,重视对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文化学习。故宫通过开办学术会议讲座、设计比赛、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做到教育从娃娃抓起,为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供了重要渠道和条件。

(三)故宫运营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1.对人流量的控制与管理力度不足

故宫的重要性使得故宫管理人员对参观游客的安检工作提起了高度重视。故宫的安检时间过长,安检过程复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不利于对参观游客进行全面管理。

应对措施:安检部门应当配合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安检,如联合管理部门对游客进行统一安检。安检部门应当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监控、人脸识别技术及电子检测器)对游客进行安检,有利于节省安检时间和促使安检工作顺利開展。

2.對展馆的监管力度不够

展馆中的明文规定对游客的限制作用较弱;残障人士服务体制不完善;文物不能拍照的规定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存包收费制度的不合理。

应对措施:制作中英文的提示牌,设置相关管理部门对游客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监管和纠正。

3.展位布局不合理

故宫的展厅内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地面不平整、室内光线昏暗、展厅文物的标签制作不统一等因素,使得游客参展效果降低。

应对措施:转换思维,建立“屋内屋”,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统一规划文物的名签及摆放位置。

4.对展品的保护力度不够

管内工作人员缺少对文物的清洁卫生处理工作,不利于文物的保存及寿命的延长;文物的储存位置未经过合理规划;对大件文物的保护不够。

应对措施:建立健全的展览策划部门,加大对文物的介绍力度。重新规划文物放置位置,同温同湿放在一起。

5.展馆内人流量过大

由于展馆缺少必要的参展规定,使游客争先恐后地聚集在固定的一处,不利于管理人员对游客疏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对措施:加强展区的秩序维护工作,制定明确的参展路线;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在展室内装上照明灯

6.展馆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故宫中缺少必要的路线引导设施,导致故宫部分展区被游客遗漏;展馆地面及卫生等基础设施存在缺陷。

应对措施:制作导览牌和地图;完善地面等基础设施。

7.停车设施不完善

故宫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交通状况。故宫周围的交通虽然便利,但也会出现拥堵的情况,由于缺少必要的停车场,使驱车前来参展的游客不得不将车随意停放在道路周围,影响了交通的顺畅。

应对措施:加大对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力度(利用景山人造山的地下空间)。

8.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方式缺少创新

故宫中的特色礼品多是临时搭建的售货橱窗,不仅降低了商品的档次,而且降低了特色礼品的价值,很难激起游客的购买欲。

应对措施: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三、故宫改造方案简述

建立部门职能管理机构

为了改善故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由总办公室为首的部门管理机制,总办公室通过对文物管理部门、宣传部、人事处、教育部、财务处、行政管理处、法律处、联系处及策划处等部门进行统一领导,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故宫古代建筑的基础设施进行修葺和完善,为加快故宫的现代化管理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故宫文化可持续发展

1.与世界加强联系

(1)加强与国内相关组织的合作

故宫应与国内相关文物保护组织进行合作,以方便故宫全面开展各类文化保护及文化传播工作。

(2)与国际相关人士加强联系

邀请社会各界关注文物保护的人士开设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讲座,同时邀请其参观故宫,为故宫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利于故宫未来的全面发展。

(3)与国家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故宫与各大高校进行联系,既能锻炼大学生,也有助于故宫管理人才的选拔。

2.对故宫的建筑文化进行推广

(1)利用相关APP软件对故宫历史文化进行介绍和宣传。

故宫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专业的APP对故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介绍和分析,以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

(2)故宫建筑周边产品开发,使建筑文化走向日常生活。

四、总结

故宫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代表了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治文化水平,因此,国家在对故宫进行改革时,应当从基础问题着手,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化科技和科学的管理机构及制度,从传播文化和保护文化的前提出发,对故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同时实现故宫公开、透明的管理,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张谨,单霁翔.故宫管理和故宫文化[J].世界遗产,2013,01:60-61.

[2]范文静,霍斯佳,孙克勤.北京故宫的世界遗产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1:1026-1028.

[3]陈薇,王文雅.高冷故宫如何走向大众[J].中国新闻周刊,2015,13:32-42.

[4]王传涛.故宫缺的,并非只是高清摄像头[N].新华每日电讯,2013-05-06003.

[5]陈薇.保卫故宫[J].中国新闻周刊,2015,13:24-44.

[6]陈薇.老故宫遭遇新时代[J].中国新闻周刊,2015,13:28—39.

[7]唐磊.九方宅:一个故宫便的建筑实验[J].中国新闻周刊,2013,12:11-08.

[8]陈薇.老手艺碰上年轻人[J].中国新闻周刊,2015,11:25-35.

[9]陈薇.你所不知道的故宫[J].中国新闻周刊,2015,11:13-15.

猜你喜欢

改造方案故宫部门
雪中故宫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河南移动IPv6升级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
故宫
TD—LTE分布系统的优化及其应用研究
调度自动化PANS2000系统造为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撑系统应用方案分析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
故宫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