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认同:阿凡提故事中的正能量

2015-10-21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阿凡提文化符号中亚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提要】阿凡提作为民间机智人物,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形象。阿凡提以智慧、勇气、胆量和善良等品质讽刺、鞭挞和批判国王、宰相、巴依老爷等封建人物,为群众出气,逐渐成为代表正能量的群众保护神。随着我国与中亚交流的深入,阿凡提成为了乌兹别克、哈萨克、土库曼、塔吉克和阿塞拜疆等中亚各国与我国深层交往的文化符号。通过口传、印刷、影视和网络等多种传播,阿凡提逐渐在我国以维吾尔为主的各民族中广为流传,代表了我国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从这三个方面来讲,阿凡提在群众路线教育、中亚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和文化产业等诸方面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阿凡提;中国;中亚;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阿凡提的本名是纳斯尔丁(汉文有纳斯列丁、纳西里丁等多种写法),阿凡提是维吾尔文中“先生、阁下”之意,出于对他的敬重,人们称他为“纳斯尔丁·阿凡提”,我国简称为“阿凡提”。高加索、伊朗一带称他为“毛拉·纳斯尔丁” ,“毛拉”(Mawla)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思为“保护者”,“主人”,是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我国哈薩克族“霍加·纳斯里丁”,(Hoja)汉文中有“和卓、火卓、霍加”等音译,表达“圣人后裔、导师”等意思,是对知识渊博之人的尊称。

关于 阿凡提的身世说法不一,众说纷纭。根据史学家们的研究与考证,他所生活的年代应该是12到13世纪,对这一点是大家意见一致的。可是,他的国籍至今仍不十分明确,维吾尔族人说他12世纪出生在我国吐鲁番,乌兹别克人说他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阿拉伯人说他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土耳其人则说他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阿克谢海尔城,在那里有他的陵墓。他的墓碑上写着:“纳斯尔丁·霍加,土耳其人,生于1208年,死于1284年。是伊斯兰教学者,当过教师,做过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的领拜人。他是一个十分善于雄辩、善于讲故事、善于讲笑话的人。”

一、阿凡提:群众利益的代表

阿凡提用聪明、机智、幽默的语言,讽刺了封建阶级的的愚昧、无知荒唐和残暴,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智慧。阿凡提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鞭挞和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贪婪、懒惰、欺骗、虚荣、奢侈、荒唐和浪费等不正之风,提倡了正义、节约、诚实、信用、勤奋和安分等社会美德。因此,数百年以来,阿凡提的笑话和故事,一直在民间不断创作、流传和发展,深得各族人民的喜爱和倾听。阿凡提的名字与幽默、欢乐和善辩紧密在一起,阿凡提给人们提供一个正能量。阿凡提是在人民心目中智慧和欢乐的化身。我们从阿凡提笑话的批判对象、性质和揭露现象来确定阿凡提在人民群众中崇高地位和社会声誉,具体为:

(一)揭露封建阶级的腐败现象,主张社会正能量

1. 反对封建阶级贪污、受贿、浪费和贪婪等腐败现象,深刻地揭露官僚主义、愚昧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现象。“国王问阿凡提,一边是正义,一边是金钱,你选哪一样?阿凡提说,我要金钱。国王说,我宁可要正义。阿凡提说,缺什么补什么嘛!”他嘲笑国王的愚蠢和残暴,嘲笑受贿的法官,讽刺贪婪的巴依,挖苦虚荣的大臣,讽刺挖苦那些达官贵族和财主,表达劝善戒恶、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主题思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赏善罚恶愿望。

2.讽刺和挖苦无耻、道德败坏和自私自利的封建人物,维护社会公德和公正。“巴依把自己吃过的瓜皮偷偷放到阿凡提那里,然后大惊小怪叫道:朋友们,阿凡提跟前有多大一堆瓜皮啊,他的嘴真馋!阿凡提也笑着说 :我吃瓜还留瓜皮,巴依连瓜皮都吞下去了,他面前半块瓜皮也没有啊!”巴依想要投机出丑,最终自己落得狼狈不堪的下场。为群众生存环境和群众根本利益,阿凡提毫无保留地揭露和讽刺封建人物(国王、大臣、地主、巴依、伯克等)的厚脸无耻、虚伪奸诈和虚情假意的本质特征,在阿凡提参与的事情中,不让他们诡计得逞,以免群众受骗。例如“阿凡提决定惩罚贪婪的巴依老爷。他为巴依剃完头,问到:‘您的眉毛要吗?‘当然要!阿凡提剃下了眉毛递给了巴依,巴依生气极了。阿凡提笑着说:‘这可是您自己说要的!巴依老爷,那么您的胡子还要吗?‘不要不要!阿凡提剃下了胡子扔到了地上。巴依气极了。阿凡提笑着说:‘是您自己说不要的啊!巴依变成光光的鸡蛋,丑得出不了门。”讽刺贪得无厌的巴依老爷,为群众出气。

3. 阿凡提的笑话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暴贪婪。“有一天,国王问阿凡提:‘阿凡提,我死后,我的灵魂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下地狱。阿凡提毫不犹豫地答道。国王勃然大怒:‘大胆,我要处死你。阿凡提辩护道:‘我本来要说您上天堂,但怕你处死的人太多了,冤魂上满了天堂,容不下你,才说您下地狱的。”阿凡提的勇气和胆量在国王前面也毫不逊色。阿凡提以幽默和智慧讽刺和嘲笑封建统治者压迫人民和压榨群众的无情现实,大胆地维护担惊受怕的人民群众,不让封建势力凭着地位和权力欺负普通民众。

(二)尖锐批评人民群众的不良风气和品质,提倡社会正气

1.嘲笑了一些群众的愚昧无知,提倡学习文化和陶冶情操

2. 批判群众中存在的贪图小便宜、投机技巧、盗劫、欺骗和撒谎等不良品质,主张破除恶习,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3. 阿凡提本身是平民,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乐观、豁达向上、富于智慧和正义感。在阿凡提故事中,阿凡提有着各种不同的职业和身份,他可以是国王身边的近臣,一会儿又是云游四方的单身汉、剃头匠、染布艺人、牧羊人。

(三)谴责和披露宗教阶层的虚伪和自私自利,维护伊斯兰教教义的尊严和原则

伪善的毛拉们谴责作威作福的万恶的社会,嘲笑那些假仁假义的宗教人士,揭露他们的虚伪本质。这些人熟悉宗教教义,但自己没有严格履行,而对群众施加压力,他们这种对“对自己自由主义,对别人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折磨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在自己为了欺骗而制造出的宗教法律的掩护下,吸干了穷人的血,鼓起自己的腰包。阿凡提虽然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鲜明,对所谓的宗教人物的不良作风和毫不客气地予以严格训斥和教训。

(三)随着阿凡提的商业化和商品化,成为了我国最早的文化产业

阿凡提文学是以中国、土耳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为主进行创作,以周边其他民族或国家为辅,广泛流传和加工而成的集体文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意识到,不光因为他的风趣而喜欢阿凡提,而是通过学习阿凡提智慧的优越感和人格的自信力,人们学会了如何去征服苦难与悲哀,以喜剧美的心态战胜悲剧和逆境,最后取得社会正能量。在中国,阿凡提虽然借助图书的力量越走越远,但是当代媒体的冲击下受到了限制。阿凡提文学的改编和传播以不同的形态和方式得到了发展。具体为:

1.阿凡提品牌产品。如今,阿凡提美食城、阿凡提品牌的系列工艺品、阿凡提乐队等商品化和商業化的产品,在社会上不断涌现出来,密切配合了《国家文化发展纲要》中所提到的文化产业化政策,在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里走在最前面。

2.阿凡提影视作品。在我国,阿凡提迎来了影视传播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阿凡提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搬上了荧幕。当时上海美术制片厂将阿凡提选为制作题材,拍成了连续集木偶片。阿凡提故事题材丰富多样,独立篇章,各有各的来龙去脉和高潮,本身戏剧性极强。依据西域服饰特点,阿凡提被设计成上长下短的扁平样式,夸张的同时散发着随手可及的生活质感。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一共拍了14集。当时物质文化生活相对单一的人们,审美兴奋点一下子被激活。依靠电影强大的感召力,“阿凡提”几乎实现了全民覆盖,偶像地位更加牢固。1991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获得了一等奖。80年代,新疆电影制片厂拍摄和制作了电影片《纳斯里丁·阿凡提》,吐依洪·艾合米地扮演和塑造的阿凡提形象,清晰有力地根植在了我国各民族观众的心目中。如今宁波民和影视公司撰写了300集的3D动画《少年阿凡提》剧本,一部分已在央视少儿频道黄金时段内播出,深受少儿观众喜爱。阿凡提不再是长着胡子的大叔,转身成为大眼睛的机智少年。

3.阿凡提的音乐剧和杂技艺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在阿凡提故事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娱乐化以及产业化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013,北京。一部音乐剧火爆上演。《魔幻阿凡提》旧瓶装新酒,剧情中,与阿凡提不离不弃的驴子竟然丢了!而且阿凡提和卖花姑娘提拉相爱了。剧情甚至呈现西方悲剧的格调。魔术表演让故事节奏火辣神秘。剧中唱段受到热烈追捧,《鸡蛋鸡蛋》等原创音乐上线以后,一天之内点击超过200万次。在新疆,不能错过一场精彩的演出:杂技剧《你好,阿凡提》。这场杂技盛宴,演出700多场次,它并不是单纯的杂技表演。“你好,生命”这一章节中,阿凡提与邪恶巫师一番斗争后,骗局被揭穿,传递尊重科学与生命的内涵。“你好,勇气”中,阿凡提带领无数个“阿凡提”在高空行走,寓意现实生活中阿凡提无处不在,阿凡提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乐观、顽强的生活态度。在中国经历过两次辉煌的阿凡提,依然后劲绵长,催生新的璀璨火焰,阿凡提的传播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总之,从单纯的文学体裁到多元化和多形态化,从民间故事走向影视文学,从民间人物走向艺术品牌发展,从新疆地方舞台到国际舞台发展,阿凡提形成了一浪高于一浪的文化冲击波,走向了世界文艺更加广阔的舞台。阿凡提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理想人物,在自由开放的国际交流中逐渐成为一个显著的文化符号,阿凡提将会在中国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与中亚的和平友好关系中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世杰.阿凡提的故事[M].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

[2]戈宝权.阿凡提故事[M].中国少年出版社,1962.

[3]赵世杰.阿凡提及“阿凡提”们[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4]赵世杰.维吾尔民间笑话精选[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

[5]阿凡提词条.百度百科[OL].baike.baidu.com/ 2013-10-03.

猜你喜欢

阿凡提文化符号中亚
阿凡提的奇缘之旅
一带一路
阿凡提巧装盘子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足智多谋的阿凡提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White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