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四种策略

2015-10-21吴先发

广西教育·B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语文教学

吴先发

【摘 要】创造力培养的好坏可以反映出语文教学功能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力的培养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扩大了效益,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应当将创造力看作是出发点与落脚点,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造力培养  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21-02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发展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应当遵循学生身心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规律,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对事物产生不同方向的思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生命的意义来源于创造,创造可以让人的智慧达到一个顶峰,同时也是振兴一个民族的必然要求。所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当今一直追求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用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性

所谓的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认识过的事物进行加工和整理,创造出的不与原物相同的、未知的事物。想象在认识活动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对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化知识,由想象加工过的知识呈现出一种新的意义,变成了一种新的知识。如果没有了想象,就不会有科学创造、艺术表演的出现。想象使创造活动得以出现和进行,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促使了创造力的产生。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积极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运用语文教材中的材料,来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思维。例如《凡卡》一文,凡卡满怀希望的给自己的爷爷写信,诉说着自己的苦难与不幸,希望爷爷可以来接他回去。但是这封信的信封上却只有“乡下爷爷收”的字样,这封信究竟能不能送达到凡卡爷爷的手中呢?这个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就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想象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1.想象一下凡卡写信时的心情和模样。这是根据语言材料培养了学生对文中场景的想象能力。2.寄完信后的凡卡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发挥学生的内在想象的潜能,在无限的想象中产生大量的创造想法和成果。

二、在培养创造力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学生对已知以及未知事物的思考,在思考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性等,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等特点,是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对已知的事物进行创造性思维可以发现事物新的一面,而对未知事物进行创造性思维则体现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极其活跃的时期,教师要好好把握这一阶段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師以《由燃烧的蜡烛想到的》为题,围绕着这个题目,教师就可以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蜡烛的自然形态开始,到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再到无限制的联想。联想一:蜡烛的光温暖明亮,照亮了世界。联想二:蜡烛无私的燃烧了自己,将光亮给予了他人,具有无私的精神。联想三:如果我们不加注意蜡烛的火,蜡烛的火焰可能会引起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像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联想,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思维的多方向性,避免了思维的单一性。总之,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就要积极的去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性思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听、去看、去读、去写,将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合理地运用到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以及培养语文学习技能之中,不断地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保证。实践是创造能力的外在表现,当学生想要将自己的创造想法表现出来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动手操作,使其外显出来。同时,当学生将想出来的事情付诸于行动以后,可能会继续产生创造的想法以及创造潜能,然后使之不断地进行创造、实践相互交替的活动。创造能力是实践的基础,当学生想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创造力就会给予学生一种激情、一种自信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长时间不进行实践活动,学生自身原有的创造兴趣也可能会被慢慢地磨灭,直到消失殆尽。由此看来实践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自己看得懂的,就让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自己能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做,让学生通过(下转第23页)(上接第21页)小组讨论、独立研究等形式去进行学习。在对《孔乙己》中有关“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那一段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茴”的四种写法到底是哪四种,然后再让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进行对错的检查。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动手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在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必不可少的两项主要教学内容,它们是语文教学重要的训练场所,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知识、思维、情操、技能等事物的认知,所以在语文阅读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在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以理解和满足学生为前提,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然后让学生怀着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再次,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抓住情景设置、学会质疑、合作学习、会话表达、书写表达这五个环节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速度和质量。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了教学中来,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强对学生五官的调度,将学生的多种感官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还要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自由的发挥。例如在教学《琵琶行》时,文中有一段写到琵琶的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有意识的寻找一些琵琶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注意开拓课文中未表达出来的声音、形状等,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子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之后,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事物进行想象和再创造,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如果在语文阅读及写作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培养,那么,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就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总而言之,培养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积极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根据每个班及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促使国家拥有不竭的动力去创建兴旺发达的社会。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造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张丽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成传强.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J].中学时代,2014

[3]曲丽媛.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3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创造力培养语文教学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