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驳骨油纱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2015-10-20陈平喻秀兵陈海云万鸣

新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横纹夹板腕关节

陈平,喻秀兵,陈海云,万鸣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驳骨油纱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陈平,喻秀兵,陈海云,万鸣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观察驳骨油纱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经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组使用驳骨油纱外敷,观察2组患者患处的疼痛程度、肿胀度,记录功能恢复情况、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评价疗效。结果:第6天、第12天、第21天2组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第12天、第21天、第28~30天2组间腕横纹处肿胀度、掌横纹处肿胀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优良率分别为93.33%、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驳骨油纱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起效迅速、方法简便、安全性高。

桡骨远端骨折;驳骨油纱;外敷;中医疗法

桡骨远端距离关节面以上2~3 cm内的骨折称之为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大部分骨折可经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手法复位外固定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手部、腕部组织肿胀、疼痛的临床症状。中药制剂外敷可以消肿止痛,改善症状。本研究采用驳骨油纱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3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急门诊及住院部诊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编写纳入号码,根据事先制定的随机数字表选择数字,奇数者为治疗组,偶数者为对照组,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男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8.07±10.90)岁;平均发病时间(6.59±11.09)h。对照组男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20±12.43)岁;平均发病时间(5.87±12.38)h。2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X线摄片检查明确诊断。

1.3 病例选择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年龄≥50岁;发病3天内接受保守治疗者。排除:病理性骨折患者或有代谢性骨病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局部麻醉及精神病患者等不能配合研究者;合并皮肤过敏及严重皮肤病的患者;存在手法复位禁忌症患者。

1.4 退出标准 未按规定方法治疗、中断治疗或失去联系、未得到完整随访者。

2 治疗方法

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治疗后口服续筋接骨中成药伤科接骨片,不服用其他药物。

复位:根据骨折类型、程度和移位情况,制定复位步骤与方法。必要时用利多卡因骨折端局部浸润麻醉,采用2人对抗牵引下复位,手法步骤:纠正短缩移位,患者仰卧或坐位,全身放松,深呼吸,患肢肩关节外展与躯干平,前臂与上臂呈90°,助手双手握患肢前臂近端,术者双手握患肢前臂远端,持续用力反向牵引拔伸,纠正短缩畸形,1~2m in,直到手下感觉骨折嵌插分离。纠正掌背移位,短缩畸形纠正满意后,维持牵引,如骨折为背伸移位,术者用食指和拇指钳握骨折远端掌屈纠正背伸畸形,若骨折为掌屈移位,则将骨折远端背伸。恢复尺偏角,术者钳握骨折远端向尺侧屈曲,恢复桡骨远端尺偏角。复位下桡尺关节,术者一手维持牵引,一手将尺骨远端推向桡骨,恢复下尺桡关节结构。

固定:复位满意后给予掌、背、桡、尺四夹板外固定,其中背侧、桡侧板超腕关节,掌侧、尺侧板至于腕横纹,四夹板均不超肘关节,一般置于肘横纹远端5 cm处。根据骨折移位方向放置相应衬垫增加固定效果。夹板固定后立即开始进行握拳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进行肘、肩、腕功能锻炼。观察患肢肢端感觉、血运,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根据

肢体肿胀加重和消退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绑带松紧度。4~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夹板外固定。

2.1 治疗组 手法复位后予驳骨油纱外敷局部,四夹板固定,3天换药1次,直至骨折临床愈合。

2.2 对照组 手法复位后仅予四夹板固定。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受伤后治疗当天、第6天、12天、21天、28~30天、42~45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肿胀情况:测量受伤后治疗当天、第6天、12天、21天、28~30天、42~45天患侧腕横纹、掌横纹处周径与健侧腕横纹、掌横纹处周径。伤后第6天、12天、28~30天、42~45天复查标准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随访至确定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观察皮肤情况,出现严重皮肤过敏者停止用药,并严格记录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第42~45天,采用Gartland和W 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从观察开始第1周计算到受伤日期,其所需时间为临床愈合时间。检查肢体异常活动和肢体负重情况时应予慎重,不宜于解除夹板外固定后立即进行。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正态分布、方差齐资料采用t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局部无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解除外固定后向前平伸持重1 kg达1 m in;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4.2 2组VAS评分、腕横纹处肿胀度、掌横纹处肿胀度比较见表1。第6天、第12天、第21天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第12天、第21天、第28~30天2组间腕横纹处肿胀度、掌横纹处肿胀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VAS评分、腕横纹处肿胀度、掌横纹处肿胀度比较(±s)

表1 2组VAS评分、腕横纹处肿胀度、掌横纹处肿胀度比较(±s)

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①P<0.05

VAS评分(分) 腕横纹处肿胀度(cm) 掌横纹处肿胀度(cm)时间第1天第6天第12天第21天第28~30天第42~45天治疗组7.60±0.814 4.00±1.083①2.37±0.765①1.63±0.556①1.27±0.450 0.83±0.531对照组7.47±0.937 4.67±1.124 3.17±1.020 2.23±0.898 1.43±0.679 1.03±0.556治疗组2.173±0.468 2.153±0.347①1.690±0.403①1.327±0.370①0.970±0.359①0.717±0.336对照组2.217±0.491 2.677±0.494 2.257±0.514 1.677±0.492 1.270±0.420 0.853±0.303治疗组1.350±0.429 3.013±0.560①2.200±0.816①1.367±0.673①0.853±0.471①0.443±0.289对照组1.187±0.404 3.603±0.555 2.860±0.690 1.803±0.665 1.093±0.572 0.577±0.431

4.3 2组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临床愈合时间比较见表2。2组Gartland和W erley腕关节评分、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临床愈合时间比较(±s)

表2 2组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临床愈合时间比较(±s)

项目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分)临床愈合时间(天)治疗组2.77±2.21 46.63±1.88对照组2.57±1.68 46.33±1.86

4.4 2组骨折愈合疗效比较 见表3。2组优良率分别为93.33%、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骨折愈合疗效比较 例

4.5 不良反应 2组未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刺激不良反应。

5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会导致筋骨脉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即使经过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血不循经导致淤积是无法避免的,瘀血阻滞经脉,使气滞血凝,不通则痛,则患处出现疼痛,患肢出现不同程度组织肿胀。瘀血存在于骨折病变的全过程,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在于,通过改善微循环,纠正血液流变状态及有抗凝作用[1]。肿胀时间越长,疼痛程度越大,往往会越畏惧功能锻炼,导致肌腱粘连、肌肉萎缩,发生患肢功能障碍的机会则越大。因此,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治疗尤为重要,它可以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2]。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外通过经络相互联系。中药制剂外敷,借助皮肤直接吸收,通过经络,沟通内外,深入筋骨,可以充分发挥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的功效,使气血循行经络,阴阳平衡。故中医治疗在桡骨远端骨折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手段丰富多样,有正骨手法、中药内服、外治、针灸、练功等。中药外治是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包括敷贴法、涂擦法、熏洗法等,均简便易行,作用直接,安全可靠。驳骨油纱作为外治手法之一,根据“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的治则,利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直接外用于伤处,能使皮肤迅速吸收药物有效成分,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性渗出,促进肿胀消退,活血化瘀,通则不痛,迅速缓解疼痛,达到体外微量给药的作用。早期采用驳骨油纱外敷可行气止痛,活血通络,促使疼痛缓解,加快血肿吸收,进而使肿胀消退,患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后遗症,促使腕关节功能恢复,故驳骨油纱外敷治疗具有综合的疗效作用。

驳骨油纱为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主要成分有大黄、红花、冰片等,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主治外伤骨折。驳骨油纱中大黄性寒、味苦,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

利胆退黄。在止痛方面,大黄素可能通过其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缓解外周神经疼痛[3]。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对小鼠有较强且持久的镇痛效应,对小鼠热板刺激及醋酸扭体均有抑制作用,对锐痛(热刺痛)及钝痛(化学性刺痛)均有效[4]。冰片味辛苦、微寒,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冰片可促进其它药物的透皮吸收[5],有抗炎、镇痛作用。

本研究提示使用驳骨油纱有助于促进功能恢复;驳骨油纱能促使骨折处血肿吸收,使肿胀尽早消退,有效缓解疼痛。早期使用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及恢复和改善创伤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迅速消散,缓解疼痛。肿胀、疼痛症状改善后患者可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以减轻创伤后局部软组织内水肿、粘连,最终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对于其安全,随访中治疗组未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刺激不良反应病例,说明驳骨油纱皮肤安全性较高。驳骨油纱具有作用直接、起效迅速、方法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等特点,患者乐于接受,临床可作为常规中医诊疗方案之一。

[1]Rodriguez M erchani EC,Forriol F.Nonunion:general princip les and experim entaldata[J].Clin Orthop,2010,419:4-12.

[2]张晓明,丁圆圆.手法复位小夹板固不同体位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26例体会[J].江西医药,2005,5(40):272-274.

[3]Erlinge D,Burnstock G.P2 receptors in cardiovascular regulation and disease[J].Purin Ergic Signal,2008,4 (1):1-20.

[4]沈映君,徐秋萍,陈奇,等.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5.

[5]苏玉生.冰片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8):10013-10015.

(责任编辑:骆欢欢,李海霞)

R683.41

A

0256-7415(2015)12-0130-03

10.13457/j.cnki.jncm.2015.12.057

2015-10-03

陈平(1981-),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工作。

猜你喜欢

横纹夹板腕关节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小儿推拿“四横纹穴”定位考究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