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16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调查分析

2015-10-20李美花朴凤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注射剂氯化钠微粒

李美花 朴凤花

(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吉林 延吉 133000)

某院16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调查分析

李美花 朴凤花

(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吉林 延吉 133000)

目的 分析16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存在的问题,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收集本院现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批准文号的16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其说明书中标明的配伍输液与文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16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注可以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有8种(50.00%);标注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有15种(93.75%);标注可以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有8种(50.00%);无标注的有1种(6.25%)。结论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其与输液配伍方面内容不完整、有待规范,建议加强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药注射剂;输液配伍;调查分析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自从1985年我国《药品管理法》颁布执行以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式批准生产使用的中药注射液为136种。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剂型现代化的产物,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独特手段,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引起国内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而中药注射剂输液配伍标注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本院现使用的16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注的配伍输液进行调查分析,与文献报道相比较,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现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16种,对说明书中《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项目下标注的配伍输液调查分析,并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

2 结 果

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标注可以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有8种(50.00%);标注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有15种(93.75%);标注可以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有8种(50.00%);无标注的有1种(6.25%)。

3 分 析

3.1 艾迪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前后PH值无显著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的限量要求[1]。与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2 复方麝香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液在葡萄糖注射液(50 mg/mL)和氯化钠注射液(9.0 mg/mL)中4 h内pH值变化在正常范围之间,符合要求;氯化钠(9.0 mg/mL)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生成的速度和数量明显大于葡萄糖(50 mg/mL)输液;与葡萄糖(50 mg/mL)注射液配伍使用比与氯化钠(9.0 mg/mL)注射液配伍后使用更为适宜,配伍后应在4 h内使用完毕[2]。没有查阅到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文献报道。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

3.3 华蟾素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与5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后,48 h内澄明度和蟾蜍噻咛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是pH值及紫外吸收波长在5种输液中的变化不同,在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后的输液中尤为明显;配伍后24 h内,其粒子数都符合药典规定,但是随时间延长,有些输液中微粒数增加明显。在配制华蟾素注射液时,首选5%葡萄糖注射液,必要时也可以选用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或0.9%氯化钠注射液,但是不推荐使用乳酸钠林格溶液,最好现配现用,尽量不超过8 h[3]。说明书标注配伍输液为5%葡萄糖注射液。

3.4 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与5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后试验结果可知:黄芪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光度无明显变化,微粒数合格;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紫外吸光度无明显变化,但微粒数有突变;与果糖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微粒数合格,但pH及紫外吸光度变化幅度较大。黄芪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性质稳定;不建议与果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4]。说明书没有标注配伍输液。

3.5 苦碟子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液外观、紫外扫描最大波长均无明显变化;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呈上升趋势;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值有明显升高。苦碟子注射液首选配伍方案为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1 h后、微粒计数明显升高,建议配伍后应在1 h内输注完毕;不宜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5]。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6 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与8种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电解质MG3注射液〈高糖维持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放置24 h,各混合液pH值及吸收度无显著变化,且温度影响不大;但高糖维持液与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在于清开灵注射液混合后出现淡黄色浑浊,其他6种混合液外观无显著性变化。清开灵注射液不可与高糖维持液和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6]。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7 生脉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与4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4 h内较稳定,人参皂苷含量基本不变,放置24 h外观、色泽等无变化[7]。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为5%葡萄糖注射液。

表1 16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标注的输液配伍情况

3.8 参麦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与5种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液在2 h内pH值较稳定;与甘油果糖注射液配伍后紫外吸收变化较大;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微粒增加最为明显。木糖醇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及其他特殊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时的输液载体[8]。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为5%葡萄糖注射液。

3.9 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粉针剂与5种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实验结果表明:双黄连粉针与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含量、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可以配伍;双黄连粉针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0 h黄芩苷、连翘苷含量明显降低,可能与输液中含钾盐有关,故不宜配伍[9]。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10 舒血宁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与5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5种混合液外观、紫外扫描λmax均无明显变化;微粒随放置时间呈上升趋势;与1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有明显升高。舒血宁注射液最好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并尽量在1.5 h内输注完毕[10]。与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11 痰热清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与4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8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含量均大于90%,紫外吸收光谱未发生改变。表明痰热清注射液与这4种输液配伍8h内稳定,可加入这4种输液中静滴[11]。与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12 醒脑静注射液 醒脑静注射液与8种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碳酸氢钠)配伍后实验结果表明,醒脑静注射液pH值为5.0~7.0,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12]。与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13 血塞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与3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各配伍混合液在4 h内均澄明,颜色无变化;血塞通在0.9%氯化钠中混合1 h,在10%葡萄糖中混合3 h,在5%葡萄糖中混合混合4 h含量均在98%以上。血塞通注射液与3种输液可以配伍使用[13]。与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14 茵栀黄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与5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条件下,茵栀黄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其pH值变化明显,并有大量白点产生;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4 h内其pH值及黄芩苷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与其他3种输液配伍后,在2 h内其pH值及黄芩苷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不符合规定。茵栀黄注射液不能与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但应临时配用,并在2 h内用完[14]。与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15 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配伍后3 h在本实验条件下质量稳定[15];丹参注射液和生理盐水配伍混合液微粒,紫外吸收光谱变化显著,丹参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最好不要配伍使用[16]。与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相符合。

3.16 香丹注射液:室温下放置6 h,复方丹参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输液的含量、pH值、外观、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与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输液的含量、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但是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应用,不能与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17]。说明书标注的配伍输液为5%~10%葡萄糖注射液。

4 讨 论

4.1 医护人员应按照《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临床应用应辩证施治,严格掌握功能主治;禁止超出功能主治的用药范围;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4.2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制备工艺不同,在提取、精致过程中一些成分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也可能有一些生物碱、皂苷在配伍后由于pH值改变而析出,导致不溶性微粒大大增加。不溶性微粒可引起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变态反应、热原样反应、血栓、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还可能沉积在肝、脾与骨髓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正确选用溶媒以及尽量现配现用,缩短放置时间以减少不溶性微粒的增加。

[1] 杨锐,丁曦.5种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3):9-11.

[2] 沈金龙.3种中药注射液在常用输液中的微粒观察[J].抗感染药学,2010,7(1):35-37.

[3] 谢瑞芳,周昕,徐梦飞,等.华蟾素注射液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6):635-637.

[4] 任夭舒,褚征,高声传.黄芪注射液与五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11,14(7):1017-1018.

[5] 王启斌,张蓬华,肖淼生,等.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医药导报,2006,25(6):581-582.

[6] 马一平,陈庆明,张兰香.清开灵注射液在8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2):119-120.

[7] 赵广显,刘迪谦,辛晓林.生脉注射液与4种输液溶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2):43.

[8] 朱建成,肖淼生,宋登鹏,等.参麦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医药导报,2009,28(2):259-260.

[9] 张凤彦,刘鸿琴,郜琪臻.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中医医院药学杂志,1997,17(7):307-308.

[10] 张蓬华,肖淼生,张静,等.舒血宁注射液与五种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09,12(2):259-260.

[11] 胡琦.痰热清注射液与4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J].海峡药学,2009,21(1):30-31.

[12] 林晓兰,张维,郭景仙.38种常用中药注射液与8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9):1516-1518.

[13] 宋沧桑,林杉,李仲昆.血塞通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中药新药杂志,2001,10(3):192-193.

[14] 欧阳荣,刘红宇,周新蓓.茵栀黄注射液与5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J].中国药房,2002,13(10):622-623.

[15] 彭六保,黎银波,张郁葱,等.丹参系列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1733-1735.

[16] 朱春梅,吴民,陈爱荣,等.4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3):187.

[17] 王陈翔,周子晔,杨玉琴.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8):683-685.

R286

B

1671-8194(2015)15-0194-02

猜你喜欢

注射剂氯化钠微粒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SIMS微粒分析制样装置研制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安全用药分析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