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对比

2015-10-20姚文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平片肠管肠梗阻

姚文武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腹部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对比

姚文武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探索腹部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对比。方法 计划入组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全部病例均通过病理证实诊断,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其中有手术史36例,经胃肠减压保守治疗44例。观察组应用腹部CT诊断肠梗阻;对照组应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肠梗阻。对筛选成功的受试者将以1∶1的比例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以诊断有无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肠梗阻的原因和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正确率来判定价值。结果 观察组中,腹部CT对诊断有无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肠梗阻的原因和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正确率分别是96.38%,93.75%,87.50%,84.38%。对照组中,腹部X线平片对诊断有无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肠梗阻的原因和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正确率分别是90.63%,71.88%,53.13%,15.63%;有效率方面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腹部X线平片对是否存在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对肠梗阻的具体部位、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绞窄诊断准确率较低。腹部CT对是否存在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梗阻的原因以及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上均有较高的价值,明显优于X线,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腹部CT检查;腹部X线平片;肠梗阻

肠梗阻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临床上,需要了解有无肠梗阻的同时,还需要确定肠梗阻的具体部位、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绞窄[1]。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腹部CT对肠梗阻诊断准确率优于腹部X线平片,本试验尝试对比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择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入组的肠梗阻受试者,共收集受试者6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在2~75岁,平均年龄为(48.12±3.10)岁。全部病例均通过病理证实诊断,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其中有手术史36例,经胃肠减压保守治疗2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性病例20例,女性病例12例,平均年龄为(42.87±6.33)岁;对照组男性病例18例,女性病例14例,平均年龄为(38.23±11.11)岁。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计划入组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其中64例均有手术史,全部病例均通过病理证实诊断。观察组应用腹部CT诊断肠梗阻;对照组应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肠梗阻。对筛选成功的受试者将以1∶1的比例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受试者诊断有无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肠梗阻的原因和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腹部CT扫描:采用螺旋CT机,层厚及层距均采用5~10 mm,梗阻区采用层厚及层距均为5 mm进行薄层扫描,对于疑似绞窄性肠梗阻的受试者在2~3 min后延迟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面至耻骨联合;腹部X线平片:常规定位拍摄立位以及卧位腹部X线平片[2-3]。

1.3 观察指标:以诊断有无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肠梗阻的原因和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正确率来判定价值。①杨梗阻的诊断:肠袢扩张,小肠肠管内径扩张>2.5 cm,结肠内径扩张>6.0 cm,扩张的肠管内出现液气平面,可见梗阻部位以下肠管出现萎陷,正常肠管与远侧肠管之间的“移行带”;②肠梗阻具体部位的诊断:自远侧肠管起始,向近侧肠管逆行追踪,直至找到扩张的肠管便可确定为梗阻部位;③肠梗阻原因的诊断:“移行带”未发现明确病变者,考虑为粘连性肠梗阻,“移行带”发现明确病变者,可初步判断为肠套叠,肠扭转,肿瘤等;④绞窄性肠梗阻或闭袢的诊断:肠系膜血管和扩张的肠袢以梗阻部位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或者可见因积液扩张的肠曲呈“C”或“U”形,则考虑为闭袢型肠梗阻;肠梗阻存在时,扩张肠袢壁厚>2 cm。肠壁出现延迟强化或者不强化,局限性肠系膜改变,提示存在绞窄性肠梗阻。

表1 腹部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诊断结果比较[n(%)]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中,腹部CT对诊断有无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肠梗阻的原因和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正确率分别是96.38%,93.75%,87.50%,84.38%。对照组中,腹部X线平片对诊断有无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肠梗阻的原因和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正确率分别是90.63%,71.88%,53.13%,15.63%。可见,腹部CT与腹部X线平片对于诊断有无肠梗阻均有较高价值,但诊断肠梗阻的具体部位,梗阻的原因,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腹部CT诊断的准确率明显优先于腹部X线平片,两组在准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腹部X线平片可以初步诊断是否存在肠梗阻,但因腹部组织结构影像互相叠加,分辨率低,较难显示清晰,腹部平片所提供的信息较局限,对于梗阻部位、梗阻原因以及肠管血运的诊断不够准确,如果遇到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诊断不及时,肠绞窄转变为肠坏死,病死率可达20%~30%,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2]。当今社会,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CT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诊断肠梗阻的简捷准确的途径。它可清楚的显示肠梗阻部位以及邻近肠系膜、腹膜腔的解剖结构、解剖关系,增强了图像的空间立体感。

综合以上分析,腹部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腹部X线平片对是否存在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但是对肠梗阻的具体部位、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绞窄诊断准确率较低。腹部CT对是否存在肠梗阻,肠梗阻的具体部位,梗阻的原因以及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上均有较高的价值,明显优于X线,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熊青荣,蒋福刚.超声、腹部X线平片、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效能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10(27):1889-1890.

[2] 王敏杰,周智红,徐博良,等.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4,4(19):264-265.

[3] 唐显映,张小明,董国礼,等.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50-51.

R445;R574.2

B

1671-8194(2015)15-0108-02

猜你喜欢

平片肠管肠梗阻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丹桂逍遥丸联合米氮平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2例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