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10-19韩桂英陈方志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黄疸胆道恶性

韩桂英 陈方志

内镜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韩桂英陈方志

晚期恶性肿瘤所导致的胆道梗阻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传统的手术方法禁忌症多,创伤大,疗效不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能够较好地解除胆道梗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院自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对39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行内镜下支架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45~82岁,平均67.2岁。其中肝门部胆管癌4例,胆囊癌4例,胆总管下段癌14例,胰头癌7例,壶腹癌10例。平均血清总胆红素(263.25±103.51)μmol/ L,直接胆红素(184.72±83.26)μmol/L,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超声、CT和/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证实为恶性肿瘤所致胆道梗阻,有远处转移,不适合外科手术。

1.2方法 采用C型臂X线机、奥林巴斯公司TJF-240十二指肠镜,透视下常规行ERCP,先行胆总管插管,成功后回抽出胆汁,注射适量碘海醇(1:1稀释)进行胆管造影,明确狭窄的部位、程度及长度,探条扩张狭窄的部位,选择引流范围最广的胆管,循导丝置入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可见胆汁自支架孔流出通畅。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支架置入后肝功能指标变化 39例患者全部插管成功,放置塑料支架25例,金属支架14例。术后患者皮肤瘙痒消失,黄疸逐渐消退。术后7d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明显下降。见表1。

表1 支架置入后肝功能指标变化(x±s)

2.2并发症 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8例,经禁食、皮下注射生长抑素等治疗1~3d后恢复正常;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无病死病例。

2.3存活率 对39例患者进行随访,存活期平均为(9.2±4.7)个月,患者3、6个月存活率分别达97%和79.5%。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1)充分术前评估:患者入院后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检查。检查凝血功能,应充分了解慢阻肺、高血压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胖等围手术期高危因素,本组患者26例有1项或多项高危因素。(2)心理护理:由于对内镜检查有恐惧心理,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情绪低沉,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松弛与否是ERCP成功的首要条件,而情绪、精神状态对其松弛状态有较大影响[1]。因此术前护士应告知患者内镜治疗创伤小,风险较小,预后好,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详细介绍治疗过程以及操作中患者的感受,告知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同时寻求患者家属的支持,增强患者对手术的理解,消除患者顾虑,使其在治疗中能够自主配合。(3)术前准备: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前列腺增生等患者,术前应有效控制血压、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并留置导尿管;嘱患者术前8h禁食、禁饮;ERCP治疗需要的器械较多,需准备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器械,术前应充分考虑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器械准备,同时应检查高频电刀、内镜附件等功能是否完好,应急用品是否完备;患者处于俯卧位,应在患者两旁加防护板以防跌落;鼻导管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连接心电监护仪,备好造影剂,建立静脉通道,术前注射解痉灵、地西泮、哌替啶等药物。

3.2术中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如患者出现生命体征波动及时提醒术者并协助处理。(2)其他:嘱患者尽量放松,用鼻深吸气,用嘴缓慢呼出,有口水时任其自然流出,不要吞咽,否则易引起呛咳及呕吐,防止患者自行拉出内镜;如患者出现躁动、疼痛等表现,根据术者医嘱静脉注射地西泮、哌替啶等;如患者出现十二指肠蠕动明显,静脉注射解痉灵;如术中出血明显,根据术者医嘱备好1:20000肾上腺素等。

3.3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术后3h、24h抽血查血常规、血淀粉酶。嘱患者禁食、禁饮,根据淀粉酶值决定是否进食。(2)其他: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痛的部位及腹痛的性质,观察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及双肾区抬举痛,观察患者有无呕血、便血,观察血常规和血淀粉酶变化,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疾病。

4 讨论

恶性胆道梗阻可导致黄疸进行性升高、肝功能迅速恶化,引起严重的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病死率高。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然而此类患者就诊时绝大部分属于晚期,已经失去外科手术根除的机会,且黄疸严重时手术风险更大,并发症多,预后差。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2]。内镜下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小、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逐渐成为某些恶性梗阻病例的首选治疗方案[3,4]。

ERCP常见的并发症为十二指肠乳头出血、肠穿孔、胰腺炎及感染。虽然并发症的发生率不高,但后果较严重,早期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可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因此术后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经内镜置入胆道支架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黄疸,住院时间短等优点[5]。细心操作,合理的术后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 陈竹娟.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护理.浙江临床医学,2005,7(7):776.

2 Baron TH.Palliation of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6,35:101~112.

3 许俊,张秀芳,晁明,刘学明,伍建军,蒋定尧.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02例分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7):30~32.

4 晁明,蒋定尧,许俊.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3(3):33~34,44.

5 缪林,范志宁,季国忠,等. 经内镜胆道支架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1):18~21.

312030 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绍兴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黄疸胆道恶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