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化毒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48例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5-10-18王旭琴王华萍赵青青

新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血象口病皮疹

王旭琴,王华萍,赵青青

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浙江 杭州 310000

小儿化毒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48例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王旭琴,王华萍,赵青青

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浙江 杭州 310000

目的:观察小儿化毒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西医抗炎、抗病毒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小儿化毒散辅助治疗,2组予相同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象及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相关部位皮疹完全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9%,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血象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关部位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研究组为97.9%,对照组为85.4%,2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化毒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手足口病;小儿化毒散;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小疱疹或小溃疡,伴或不伴发热。据2008年国家疾病监测报告[1],全国31省共报告488955例手足口病,其中重症1165例,死亡126例,发病率为37.01/10万,病死率0.03%。笔者认为予西医对症治疗联合中药局部治疗手足口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9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6月~7岁,平均(4.67±0.83)岁;体温37.4~40.1℃,平均(38.63±0.32)℃;

双手皮疹48例,双足皮疹45例,口腔疱疹42例,臀部皮疹45例;临床病例分型:普通病例42例,重型病例6例。研究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7月~7岁,平均(4.83±0.86)岁;体温37.5~40.3℃,平均(38.64±0.32)℃;双手皮疹48例,双足皮疹46例,口腔疱疹43例,臀部皮疹44例;临床病例分型:普通病例41例,重型病例7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一)》[2]儿童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6月~7岁;③临床病例分型为普通或重型病例;④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近期3月采用激素治疗其他相关疾病的患儿,入院前采用过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本病的患儿;②临床分型为危重型病例;③带状疱疹、荨麻疹等其他发疹性疾病的患儿;③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等;④患儿或其家属依从性差。

2 治疗与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西医治疗:①抗生素治疗:50m g/kg注射用头孢他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加入100m 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使用7天。②抗病毒药物治疗:5m g/kg利巴韦林注射液[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加25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续滴,每天1次,连续使用7天。③其他:如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

2.2 研究组 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小儿化毒散(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外用,口腔处待患儿饮水或漱口、入睡后,以棉签蘸取适量小儿化毒散涂于口腔患处,8 h外用1次,连续使用7天;其他部位先清洁、干燥,然后将调好的小儿化毒散敷于皮疹,再以无菌纱布盖住,固定,每天2次,连续使用7天。

2.3 护理方法 2组均予相同护理。①隔离:将患儿隔离在手足口病专用病房,严格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清洁,使病房温度适中;限制人员进出;对患儿所用之物进行严格消毒把关。②皮肤护理:每天定时对患儿的皮肤进行清洗、干燥,清洗时防止皮损或与刺激性液体接触;对皮疹溃破者,予消毒、无菌纱布包扎。③口腔护理:在患儿饮食前后予生理盐水漱口;不能自己漱口者,予棉棒蘸生理盐水擦拭。④发热护理: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体温>38.5℃者,予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剂[3]。⑤饮食护理:口腔溃疡严重不能进食者,予营养支持治疗;口腔病变较轻、能进食者,予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清淡饮食。⑥病情观察: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疹等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⑦心理与健康教育护理:爱护体贴患儿,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象及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相关部位皮疹等完全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①CRP采用DELTA自动CRP检测仪器检测,血象采用GRT-6001型血液分析仪检测。每天早上静脉抽血检查,直到CRP或血象恢复正常。②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相关部位皮疹完全消退时间:以每天12 h交班查房为准,以12 h为单位记录。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满意:满意度调查表总评分>80分;一般满意:满意度调查表总评分在60~80分;不满意:满意度调查表总评分<60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4]痊愈:体温≤1天恢复正常,口腔疼痛好转,皮疹完全消退,血象恢复正常;显效:体温1~2天恢复正常,口腔疼痛明显减轻,皮疹大部分消退,血象明显好转;有效:体温2~3天恢复正常,口腔疼痛较前好转,皮疹逐渐消退,血象好转;无效:体温≥3天未恢复正常,口腔疼痛无明显变化,皮疹无明显变化甚至增加;血象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9%,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CRP、血象、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 见表2。研究组CRP、血象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CRP、血象、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s)

表2 2组CRP、血象、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n 48 48 CRP(d)3.47±0.62 2.56±0.49①血象(d)2.95±0.45 2.23±0.28①体温(12h)2.01±0.25 1.89±0.24

4.4 2组相关部位皮疹完全消退时间比较 见表3。研究组相关部位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相关部位皮疹完全消退时间比较(±s) d

表3 2组相关部位皮疹完全消退时间比较(±s) d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n 48 48口腔5.95±0.48 5.06±0.40①双手4.73±0.42 3.72±0.34①臀部5.62±0.60 5.11±0.47①双足5.21±0.50 4.31±0.43①

4.5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总满意率研究组为97.9%,对照组为85.4%,2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9,P<0.05)。

表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5 讨论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部分患儿发病后5~7天可自行缓解,只有小部分发展为重症。重症患儿往往出现相关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脊髓炎、肺水肿;而危重型患儿若未被及时发现或治疗,可迅速死亡[5]。故对手足口病患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在中医学中,该病属温病、时疫等范畴,其病因不外湿热、疫毒,故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利湿为治则。本研究采用的小儿化毒散,主要成分为牛黄、雄黄、冰片、大黄、黄连、天花粉、珍珠、川贝母、赤芍、乳香(制)、没药(制)等。方中牛黄、雄黄、冰片、大黄、黄连、天花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之功;与珍珠配伍,不但可增强清热解毒之功,而且具有安神定惊之效,令患儿邪去正安;与赤芍配伍,活血化瘀;与川贝母配伍,清热消肿;与乳香、没药配伍,行气止痛。诸药配伍,共奏解毒生肌之功,对口腔黏膜、皮肤能发挥修复功能,产生屏障防御作用,从而促进创口愈合[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CRP、血象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相关部位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小儿化毒散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不过,研究组与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西医抗炎、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可能通过抑制病毒、控制机体炎症反应,使患儿体温快速恢复正常,或者由于本病的自限性所致,或者与本研究选取的临床病例(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有关,值得继续探讨。

另外,2组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85%,提示对患儿采用的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心理与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控制传播途径,全面改善患儿症状,促使患儿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降低患儿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等。而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研究组采用小儿化毒散外敷,有助促进患儿局部症状改善,医护人员更多与患儿或家属接触,增进了医患之间交流相关,值得探讨。

[1]王琦,王子军.2008年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3):181-1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一)[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7):586-587.

[3]奚丽蓉.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7):118-119.

[4]李晶滢,杨华升,杨薇,等.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目标及疗效评价标准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 (1):170-171.

[5]朱启镕,曾玫.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及挑战[J].微生物与感染,2012,7(2):82-88.

[6]魁艳凤.小儿化毒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67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9.

(责任编辑:吴凌)

R512.5

A

0256-7415(2015)12-0263-03

10.13457/j.cnki.jncm.2015.12.117

2015-07-10

王旭琴(1979-),女,护师,研究方向:儿童感染科。

猜你喜欢

血象口病皮疹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医学期刊常用字词正误对照表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对体温恢复时间的影响评价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咖啡酸片对直肠癌放疗过程中的血象降低的预防效果观察
血象分析在犬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