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槐耳颗粒对乳腺癌动物模型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5-10-18周大为

新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动物模型空白对照免疫组化

周大为

杭州市中医院病理科,浙江 杭州 310007

槐耳颗粒对乳腺癌动物模型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的影响

周大为

杭州市中医院病理科,浙江 杭州 310007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乳腺癌动物模型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接种MCF-7、ER+/PR+乳腺癌细胞系构建乳腺癌裸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安慰剂,10只)、槐耳颗粒组(30只),肿瘤0.5~1.0 cm后开始给药,均干预21天,用药期间间隔2天测量肿瘤体积1次。处死裸鼠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Ki67、p53、CerbB-2等蛋白表达。结果:槐耳颗粒组给药7天、14天、21天PR、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能明显降低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对乳腺癌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乳腺癌;槐耳颗粒;动物模型;蛋白表达

研究证明,Ki67、p53、CerbB-2蛋白参与肿瘤生长、增殖、分化、转移,为此可将上述蛋白表达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评估的重要指标[1]。槐耳颗粒从槐耳菌质中提取,不仅可直接抗肿瘤,而且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目前,临床关于Ki67等蛋白在恶性肿瘤中表达、槐耳颗粒治疗乳腺癌效果研究较多,但关于槐耳颗粒对乳腺癌Ki67、p53、CerbB-2等蛋白表达影响研究甚少。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动物模型对照实验分析槐耳颗粒对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为槐耳

颗粒治疗乳腺癌提供依据,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试剂

1.1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取40只健康雌性裸鼠(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日龄20~28天,平均(25.5±1.5)天;体重10~15 g,平均(12.5±1.0)g。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MCF-7人乳腺癌细胞(上海生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药物及试剂 鼠抗人一抗、二抗由北京中杉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p53、Ki-67、CerbB-2等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槐耳颗粒由启东盖天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2 方法

2.1 细菌培养 MCF-7、ER+、PR+细胞培养环境:10% FCS-RPM I-1640培养液,温度维持37℃,二氧化碳浓度5%,湿度处于饱和状态。

2.2 动物模型建立 ①40只雌性裸鼠SPF环境下饲养,弱酸饮用水消毒灭菌后使用,单独分笼喂养,每天紫外线照射4 h,同时不限制自然光照射。保持裸鼠生活温度23~28℃,湿度40%~60%,饮用水2天更换1次,垫料7天更换1次。②培养细胞处理。生长期细胞胰酶消化停止后4℃环境下离心,转速1000 r/m in,8m in左右,去上清后RPM I-1640培养液离心,温度、转速、时间同上,洗涤2次后于一定量PBS中重新悬浮,保持细胞密度5×105~5×106/m L,冰盒中保存备用。③裸鼠喂养7天后随机分组行MCF-7、ER+/PR+细胞接种,完成后继续喂养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中密切观察裸鼠饮食、排便、精神等情况。10天后裸鼠体内肿瘤结节开始形成,肿瘤形成率100%,均纳入实验。

2.3 实验动物分组 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安慰剂)10只,槐耳颗粒组30只,肿瘤直径0.5~1.0 cm后开始给药,20 g槐耳颗粒(主要成分为槐耳菌质)灌胃,根据裸鼠体重变化适当调整用药剂量。用药期间对饮食、饮水不限制,同时加强营养,饮用水、垫料每天更换。定期测定观察裸鼠肿块体积情况。用药21天后处死裸鼠,将瘤块快速取出,甲醛中固定,行免疫组化测定。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裸鼠应用槐耳颗粒后不同时间点ER、PR、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情况,根据着色程度、阳性细胞比例评价免疫组化结果,着色程度分为0分、1分、2分、3分,分别对应无色、浅黄色、棕黄色、棕褐色;阳性细胞比例为<10%、11%~25%、26%~50%、51%~75%、>75%,对应0分、1分、2分、3分、4分,两种评分相乘判断:阴性-0分(-),弱阳性-1~4分(+),中度阳性-5~8分(++)、强阳性-9~12分(+++或++++)。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4 结果

4.1 槐耳颗粒干预前后免疫组化指标变化 见表1。槐耳颗粒组用药不同时间点ER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槐耳颗粒组用药不同时间点PR、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槐耳颗粒干预前后免疫组化指标比较

4.2 槐耳颗粒干预后瘤体病理变化情况 见图1~3。槐耳颗粒干预7天、14天、21天瘤体中心变化情况。

图1 干预7天情况

图2 干预14天情况

图3 干预21天情况

5 讨论

有调查显示,我国2003—2009年城市乳腺癌病死率增加约39%,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方法较多,包括手术、放化疗、中医药等,但整体上来说乳腺癌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高,尤其是术后2年,远处脏器转移占早期复发转移的50%~70%[2],预后差。为此选择一种有效方案降低乳腺癌复发转移率至关重要。

中医学认为,乳腺癌属乳癖、乳岩等范畴,与肝、脾、胃密切相关,较多医书中提到乳腺癌发生其内因在于正气不足,其外因与外邪入侵、情志不舒致使气血瘀滞、脾胃失和有关。相关报道称,中医药可能是通过对癌细胞生长抑制、阻止诱变物和靶分子结合等对乳腺癌作用[3]。槐耳颗粒主要成分为槐耳菌质(成分单一),槐耳味苦,辛且平,归肝、脾经,具有止血、抗癌功效。动物实验表明,槐耳成分中药能明显延长肿瘤小鼠生命期限,抗肿瘤作用较强。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槐耳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同时槐耳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提高溶菌酶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等以抑制肿瘤细胞株生长[4]。关若丹等[5]通过对照实验表明槐耳颗粒在延长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降低

其复发转移率有一定的优势。关于槐耳颗粒与乳腺癌研究着重于观察患者复发率及生存时间,而关于槐耳颗粒对乳腺癌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机制研究相对少。近年来肿瘤标志物、相关蛋白表达在肿瘤疾病发生、发展、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如p53、Ki67、CerbB-2等,其中p53为抗癌基因,野生型P53基因对癌细胞生长、分裂及其他癌基因活性有抑制作用。Ki67属于一种抗原,于增殖细胞核基质中存在,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直接反映,且敏感性高,同时可有效反映增殖细胞数目,临床常用于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测定[6]。CerbB-2是存在于17q21区带上的一种酪氨酸蛋白,密切参与细胞生长,对细胞增殖、分化可有效反映[7~8]。为此通过实验分析槐耳颗粒对乳腺癌细胞p53、Ki67、CerbB-2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了解槐耳颗粒作用机制,对乳腺癌诊治、预后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槐耳颗粒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槐耳颗粒对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具体来说,上述蛋白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且有时间依赖性。临床常认为,药物抗肿瘤作用发育与抗孕激素密切相关,如米非司酮,本研究结果显示,槐耳颗粒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PR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这可能与槐耳颗粒对孕激素受体阳性敏感性更高有关,因此用药期间阳性细胞被杀伤,用药后PR阳性率下降。

综上所述,槐耳颗粒可显著降低乳腺癌裸鼠模型Ki67、p53、CerbB-2蛋白表达,抑制乳腺癌肿瘤生长、增殖,这可能是槐耳颗粒对乳腺癌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

[1]郭阿垚,于鹏飞,姚凡,等.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erbB2、p53和Ki67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12):1051-1054.

[2]M ansell J,M onypenny IJ,Skene Aim,etal.Patterns and predi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in postm enopausal w om en w ith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9,117(1):91-98.

[3]周平,雷秋模,曹亚丽,等.槐耳颗粒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892-3893.

[4]季春宜.槐耳颗粒抗肿瘤机制及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7):1404-1406.

[5]关若丹,郑远,陈前军,等.槐耳颗粒防治可手术乳腺癌短期复发转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广东医学,2011,32(11):1490-1492.

[6]张砚敏,苗文红,王华,等.复方霜蛎消结制剂对小鼠乳腺癌的抑瘤作用及相关实验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4):81-83,85.

[7]徐峰,唐中华.金克槐耳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8(5):524-526.

[8]陈焕清,符少萍,缪瑞明,等.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CerbB-2、P53、Ki67和Ca15-3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8):5470-5472.

(责任编辑:刘淑婷)

R737.9

A

0256-7415(2015)12-0224-03

10.13457/j.cnki.jncm.2015.12.101

2015-08-12

周大为(1973-),男,主管技师,研究方向:病理学。

猜你喜欢

动物模型空白对照免疫组化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外源性透明质酸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成牙骨质、成纤维分化的影响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过表达H3K9me3去甲基化酶对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的影响(内文第 96 ~ 101 页)图版
镜像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随机对照试验